自從決定不再平庸過完一生后,他就想為華夏的重工業發展做點貢獻,大貢獻。
因為在車間現場的一個月時間,他看到了一個大問題。
數控化自動加工設備取代普通手工設備的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車間的普通設備產線不僅是人員多、效率低、產品質量因人而異,而且操作工人的作業強度非常大。
工人需要每天取放幾十斤重的曲軸幾百次,手動操作設備也需要體力,并且精力高度集中,稍有懈怠就會出現質量問題。
老工人習慣了還好,新工人是苦不堪言,大量的人申請、找關系調離一線,公司召不到新工。
所以公司前幾年就已經制訂了逐步引進使用數控設備,淘汰普通設備的發展方針。
現在曲軸生產車間的那條數控設備產線就是公司數控化改造的試點產線。
如果試點成功,那就會在曲軸產線甚至是全公司推廣。
這需要的資金海了……
(PS:重工業的投資大,回報少還慢,一直是個大問題,幾億元投進去,有時泡都冒不起一個,民營資本都不愿意在重工業投資。)
那條數控設備產線的正式名稱是K19線,但工人們都戲稱為“八國聯軍線”。
因為這條數控產線的二十幾臺數控設備來自多個國家,以德曼國、美利國、東洋國為主,甚至還有天竺國、大韓國的設備,而唯獨沒有我華夏國的設備。
當鐘成了解到這情況后,徹底被刺激到了。
到K19線一次就被刺激一次,這特么哪是試點產線,這是恥辱碑啊!
它時時在提醒鐘成,作為華夏工業人,要走的路還很長,遠遠沒有到驕傲自滿的時候。
什么“世界制造大國”,賺的都是辛苦錢!
在重工業中,真正賺錢的高端機床設備制造基本是外國人的天下。
那高額利潤是外行人難以想象的,一臺同樣型號的國產數控曲軸外圓磨床只要100萬左右,而東洋人的就要賣1000萬以上,德曼人設備更是2000萬以上,還有價無市,國內的汽車廠商排到隊要買。
但最可恨的是這么貴的設備,人家賣給我們的還不是最先進的,最先進的高精度設備對華夏國禁售。
在國內市場上的所謂‘最先進’的進口設備往往是國外二三十年前的‘最先進’。
在以前也就算了,他沒這能力。
現在有‘大國重工系統’,鐘成不想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
為了華夏崛起,他決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制造出華夏人自己的工業母機,超過世界頂尖水平的工業母機。
有了這種工業母機,就可以制造出最先的機床設備,不再受制于人,不再被別人當冤大頭。
華夏的重工業將得到質的飛躍,所有的工業體系都將受益。
鐘成的野心不可謂不大。
(PS:其實在工業體系中是沒有‘工業母機’的說法,工業母機是網絡上傳出來的非專業名詞,就是制造機器的機器,因為本文也是網絡小說,就借用了這一說法,希望讀者們不要糾結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