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日。
共工制造系統專項小組成立。
鐘成為組長,組員有趙唯、劉玉柱、周虎、桂彬。
趙唯就不說了,這套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基礎也就是控制程序,不過就比機床的數控程序簡單太多了,趙唯表示沒有壓力。
劉玉柱則是因為電動轎車項目還沒審批下來,這一段時間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過來幫幫忙,也蹭點功勞。
當然劉玉柱思維敏捷、做事勤奮,對信息化系統也有深入了解,這才是鐘成讓他進入項目組的主要原因。
把周虎拉進項目組,就有點鐘成的私心了。
周虎是學工業管理專業的,在發動機事業部曲軸生產車間搞技術支持工作,很難有大的發展。
在有數的幾個朋友中,周虎的思想是和他最接近的,對軍工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比較認同。
鐘成借著這個項目的機會,就想拉他一把。
共工系統的后續發展空間非常大,他希望周虎能夠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最后一位成員桂彬,就是發動機事業部行政科的專職電腦管理人員,當初在技術科來幫他安裝過電腦。
共工系統需要大量的網絡安裝、部署以及電腦硬件方面的工作,鐘成也不認識其他電腦硬件方面的人,直接就點了桂彬的將。
不過,與桂彬談話后,鐘成感覺是撿到寶了。
桂彬是電子科大電腦硬件專業的高才生,畢業后不知什么原因到了紅星公司。
由于專業不對口,成了電腦網絡管理人員,在公司“混吃等死”。
對于鐘成提供的機會,周虎和桂彬都非常珍惜,表示一定“肝腦涂地”地配合好工作。
在機床廠提供的專項小組辦公室,鐘成向組員們解說了共工系統的詳情。
趙唯聽到這個系統的名字,有點恍然大悟。
“鐘成,我才發現你原來還有取名字的嗜好啊!從女媧、神石、倉頡、夸父到現在的共工,你是取名字取上癮了吧!”
鐘成眨巴了幾下眼睛,也發覺了這一點。
這兩年時間,他還真取了不少名字。
但還遠遠不夠!
“這才哪到哪,我還怕華夏上古諸神的名字不夠我用的!”
“啊!”
這話把項目組的人都雷住了,鐘成你的心也太大了吧。
為了不影響機床廠的生產任務,專項小組選定以機床廠的一條齒輪變速箱裝配線進行試點。
齒輪變速箱要用到的零部件種類繁多,是機床的核心總成之一,對機床性能的影響巨大,制造過程的復雜程度最具有代表性。
鐘成已經對共工系統的基本框架進行了設計,但還需要具體的制造過程對各功能模塊進行填充。
他們先是深入生產現場,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要素。
首先是各種元器件、零部件等物資的訂單執行流程,其中涉及各種單據、相關人員的操作步驟、存在的問題。
然后就是物資的出入庫管理、生產車間領用后的中間庫存管理、半成品的出入庫管理、數據如何接入財務成本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