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猛然間,他腦海中靈光一現!
“可控核聚變的手段用到離子發動機上來”這句話提醒了他,如果反過來,把離子發動機的原理用到可控核聚變上去,又會怎么樣呢?
他看著三峽大壩,腦海里一下明白了,是什么東西吸引了他。
不是三峽大壩,而是三峽大壩工程、黃河壺口瀑布、都江堰水利工程這三者間的關系給了他暗示。
奔騰的黃河水就像是發生了鏈式反應的核聚變,洶涌不可阻擋。
三峽大壩工程就像是現在的可控核聚變手段,磁約束的‘大壩’想把滾滾‘長江’堵上。
但鏈式反應引發的能量‘洪峰’來臨的時候,泄洪措施卻跟不上,以至于積累的熱量燒毀裝置。
而都江堰水利工程卻給出了明路,堵不如疏,不是把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堵上,而是將其疏導噴射,在這個過程中利用它的能量。
遠古時期,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啊!
具體來說就是采用離子發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先將氘和鋰原子注入電離室,然后電子槍注入電子,用線圈加速電子轟擊汞原子制造出氘和鋰離子。
氘和鋰離子呈正電,用后面電場一邊加速一邊加熱,將高溫高速的氘和鋰離子噴射進后面的真空室。
在真空室后端加上周向的磁場減緩氘和鋰離子速度,讓后面進入真空室的氘和鋰離子與之發生劇烈碰撞。
在這個碰撞過程中,如果有百分之一的離子發生核聚變反應,產生的熱量就應該能夠超過這之前所消耗的電能。
真空室內的核聚變發生后,會造成真空室內的溫度急劇上升,但這些核聚變的生成物同樣具有高速向前的動量,會帶著熱量繼續向后噴射。
后面如何利用這些高溫高速的離子洪流來發電就非常簡單了。
鐘成想通了這個道理,心中豁然開朗。
他仰天長嘯一聲,抒發數月來的郁結心情,卻引來眾人的驚詫。
鐘成不會是發神經了吧?
他也不便多說,因為在沒有試驗驗證的情況下,這消息說出來有點過于震撼。
而且萬一在真空室內發生不了核聚變,那就有點打擊人了。
他只是告訴眾人,他對可控核聚變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他不能陪大家繼續旅游了,要趕回研發所進行試驗,驗證想法。
但眾人卻一致同意陪鐘成返回北山,大家一起幫忙,有這種大事誰還有心情繼續旅游。
不過,大家要求鐘成以后把這次未盡的旅游給補上。
就這樣,鐘成旅行團在第三天就匆匆結束了行程,十萬火急地往北山趕。
這一次,鐘成算了一下,有77.7%的把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