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哈哈大笑,搞農業的人最不怕的就是艱苦,只要餓不死他們,他們哪里都敢去!
鐘成感動不已,錢隆平前輩的光榮傳統在農科領域還沒有丟掉。
國士無雙,這才是華夏科研工作者的最高榮譽!
鐘成馬上就與邵總取得了聯系,讓他盡快安排好農科人員的工作環境,并讓他與二伯直接聯系,有什么需要盡量滿足。
他自己在京城辦理完相關手續,就把他二伯的團隊送到柴達木去。
……
忙完西海工程的事,鐘成趕回北山。
逐日三期工程逐日飛車生產已經到了沖刺階段,新的總裝車間已經在安裝調試設備了。
補天工程土建項目進入掃尾階段,施工隊伍正在進行廠房建設,楊希小組正忙于工藝制定、設備選型。
金烏二期工程也在緊張建設中,程志東的團隊表示完全沒有壓力,只是照搬原來的總裝車間。
姜言小組關于白虎機甲和虎衛機械戰士的設計方案完成了,趙唯隨之交出了智能機器人制造的最終工程方案。
只是在對民用機器人的命名上,讓鐘成有點頭痛。
民用機器人應用范圍極其廣泛!
從礦山采掘到家政服務,從工廠裝配線到超市理貨,從野外地質勘探到環衛保潔,包羅萬象。
最后還是楊希提出了建議,解決了鐘成的煩惱。
西游記中的孫大圣有著七十二般變化,身上的毫毛能夠化身萬千,用他的名字來命名民用機器人比較貼切。
鐘成雖然覺得這樣有點對不起齊天大圣的威名,但也找不出更合適的名稱了。
就這樣,未來的民用智能機器人就被命名為:
“悟空機器人”!
而悟空機器人也會從一開始就分為幾十個不同的系列,對應不同的應用環境,雖然沒有七十二種那么多,但也對得上大圣的變化能力了。
鐘成跑完了審批手續,時間已經是2019年夏天了。
5月25日。
智能機器人制造工程正式啟動。
這個工程在審批時被命名為“女媧工程”,取意為女媧造人。
只不過,這個工程造的是智能機器人。
這又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投資規模達到了1000億。
因為關于機器人的所有關節部件、外殼都是必須自己制造。
而且需要用到大量的混沌合金、微特電機、微型光腦,女媧工程還要擴建相應的制造工廠。
不過,最主要還是鐘成規劃的設計產能太高了。
他認為領先這個時代幾十年的智能機器人的市場需求量肯定是非常巨大的。
但銷售量會受到價格的影響,只有一開始就進入大批模生產,把造價降下來,才可能盡快的打開市場,讓智能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進入各個行業。
徹底改變人類社會的勞作方式,把人們從繁重、危險、枯燥的勞動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