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工程設計的產能是悟空系列機器人年產兩百萬臺,以后再視情況擴建。
爭取三年內把悟空機器人的造價壓縮到100萬元以內,十年內降到20萬元的大眾承受價位。
相比于悟空系統機器人的產量,軍用機器人和機甲的產量就非常少了,虎衛機械戰士年產1萬臺,白虎機甲年產200臺。
但這兩款產品的造價都是上千萬起步的,產值同樣驚人。
白虎機甲為了保證靈活性和防護性能,鐘成是打算把太一合金用在機甲的關鍵部位。
如果說電磁炮是目前人類最鋒利的長矛,那用太一合金打造的護甲將是最堅固的盾牌。
白虎機甲的最終造價,他自己都沒有數,也許會達到幾億元。
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單兵武器!
女媧工程的項目總指揮被李長風“搶”去了,趙唯被任命為項目技術總監。
趙唯再三向鐘成保證,他不會找李長風麻煩的。
如果不是分身乏術,鐘成是不愿意讓這兩個人搭檔的,但讓其他人來當這個技術總監卻又不合適。
只希望他們能以大局為重吧!
女媧工程由于涉及到很多全新領域的技術。
機器人金屬骨架、關節和外殼的制作對鐘成團隊和紅星公司都是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加工技術。
大量的傳感器特別是神經傳感器制作同樣具有挑戰性。
最后總裝階段的復雜性遠超過了以往的機床、轎車、飛機的組裝。
所以,鐘成把女媧工程的期限放寬到了兩年,2021年5月第一臺悟空機器人下線。
2022年白虎機甲和虎衛機械戰士能夠交付陸軍使用。
紅星公司將生產智能機器人的新聞并沒有引起輿論的過多關注,這與鐘成的重視程度成反比。
智能機器人的概念這幾年在國內外被炒作得很厲害,每天都有各種新型智能機器人問世,民眾早已經麻木了。
鐘成只希望兩年后,能給國人帶來驚喜吧!
……
5月28日。
女媧工程啟動三天后,紅星公司再次迎來大喜事。
第一架逐日飛車下線了。
逐日三期工程項目組邀請了包括鐘成在內的公司領導參加了逐日飛車的首飛測試。
還是在電動轎車公司的新車測試場進行首飛測試,當年在這里就是鐘成試駕了第一輛逐日悍將電動越野車。
鐘成等人來到新車測試場時,一架逐日飛車已經停放在了起點位置。
這是一架通體銀白色的流線性小型飛行器,外形與高檔跑車類似,只是沒有四個輪子,體積也要大上一圈。
在車身兩側底盤上伸出了三角形的飛翼,是可以調節寬度的。
逐日飛車整個外形充滿了科幻的味道,不過這東西本來就挺科幻的。
電動轎車公司的張總熱情邀請鐘成進行第一次首飛,鐘成是連戰斗機“駕照”都有的,開這個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鐘成雖然心動,但還是忍了,時移事遷,他不能再任性了。
還是把機會讓給年輕人吧!
最后還是鄧總指定了桂彬的助手黃學申進行首飛,這小伙子在逐日三期工程中立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