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無人區人跡罕至,生存條件極差,各種生物為了繁衍下去,反而會選擇扎堆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食物鏈,楊正警惕的看著四周密林,意識到有些大意了,這條河不寬,但夠深,水流不快,所以有大魚。
河邊隨便翻開一塊石頭,下面就有蚯蚓,說明這里的水土適合生物生存,河岸灌木叢密密麻麻,被大雪堆積,但里面肯定有各種生物藏身,這意味著更多大型野獸也會在這一帶出沒,甚至包括食肉動物。
出于謹慎本能,楊正做了個樹窩,現在看來無比正確,楊正將魚鉤上了魚餌,重新放進河里,將釣上來的魚殺死,清理干凈,帶到篝火邊,用雪埋起來,并不急于燒烤,拎著狗腿刀四處查看起來,以防萬一。
野外生存,必須了解自己所處環境的危險有多大,能不能承受?楊正小心地搜查著,河岸邊一般都是小動物和各種昆蟲鳥雀蟲蟻的聚集點,不足慮,冰天雪地,蛇在冬眠,不用擔心,唯一需要顧忌的是狼、豹、熊等大型食肉動物。
大型動物不會生活在河岸邊,楊正順著山坡巡查,山頂不是很高,楊正走了上去,順著山脊又查看一番,沒有發現異常,楊正看看天色,正是黃昏落日時分,叢林生存經驗告訴楊正,這個時間正是動物們出來覓食的時候。
順著來路返回,眼看著就要到營地了,楊正朝河岸邊一看,又一條魚上鉤了,距離有些遠,看不出大小,但總算是收獲,大喜,加快速度下山,剛走到山坡,忽然聽到嗬嗬聲傳來,聲音有些小,但很真實。
楊正驚疑地朝聲音傳來的方向往前,茂密的樹林里除了積雪就是樹木,其他什么都看不到,楊正不敢大意,握緊了狗腿刀快步過去,來到一處斜坡,循著聲音望去發現是一群野豬。
一頭足有三百斤重的野豬帶著幾只幼崽,正在灌木叢里尋找東西吃,幾只幼崽更是興奮的亂沖亂撞,不時發出嗬嗬聲,楊正看到這一幕眼都直了,食物,都是食物啊,大喜,毫不猶豫地沖了過去。
沒有經歷過饑餓的人是無法理解楊正對食物的渴望,那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本能,有食物就意味著可以繼續走下去,完成訓練,更意味著活命。
野外生存最重要的是不斷找到讓自己高興并活下去的東西,高興可以緩解疲勞和精神壓力,不至于崩潰,而食物無疑是活下去的最好選擇。
野獸也需要生存,對于野豬來說,草、果實、堅果、根、昆蟲、鳥蛋、鼠、腐肉等都是食物,而這些基本都能夠在水邊找到,于是,這群野豬準備在天黑前來飽餐一堆,讓自己活下去。
這一刻,楊正眼里只有野豬,待靠近了些后放慢腳步,生怕驚動了這群野豬,人在雪地里行動緩慢,跑不過野豬,楊正小心的靠上去,心砰砰直跳,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殺死那頭大的,后面的日子就不愁了。
野豬的警惕性非常高,領頭的野豬發現了異常,嗬嗬叫起來,小幼崽也警惕的探頭四處觀察,楊正一個閃身藏到大樹背后,小心的看過去,發現這群野豬忽然掉頭就跑,速度很快。
“該死的。”楊正大驚,低估了這群野獸的警惕性,迅速追了上去,見野豬群往山坡上沖,顯然沒有發現自己,只是本能地撤離,大喜,加速沖了過去。
積雪限制了楊正的速度,跑不快,眼看著野豬群就要跑遠,楊正大急,快跑幾步,見前面坡度很陡,顧不上危險,猛的一跳,一屁股坐在地上,朝下面飛快的滑行下去,像坐了雪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