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同樣需要考慮營養均衡,特別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要盡可能的多吃,而雪山魚每100克中含蛋白質21克、脂肪7克,能提供620千焦的熱量,含有各種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以及人體所需的鈉元素等。
楊正不是很懂這些,但知道每一條魚都是食物,是活命的保障,趕緊上去把魚抓來,重新恢復釣鉤后把魚開膛破肚去頭,處理趕緊后拿到大樹下,做了個簡易的支架撐住,放在火邊烘烤起來。
之后,楊正看看天色不早了,趕緊將野豬拖到河邊開膛破肚,讓河水沖走野豬的血,免得留下血腥引來野獸,沒有熱水刮毛太費勁,楊正懶得處理,回頭放火上一燒就干凈了,豬頭丟到河流不要。
考慮到野豬吃的東西太雜,怕有毒,加上食物充足,全部丟到河里沖走了。不一會兒工夫,河里就浮上來各種魚類搶奪食物,對于水底生物來說,這些也是難得的美餐。
野豬太大,清理起來很麻煩,大半個小時后,楊正憑借手上鋒利的狗腿刀總算將野豬大卸八塊,分幾次往返,總算將鮮肉全部帶回了大樹下,砍了幾根粗大的樹干去掉枝椏,取一米五長。
兩根一組,一端削尖后用工兵鏟砸進雪地里,另一端交叉,用藤蔓捆綁好,篝火旁一邊兩組,每組上面橫一根木棒,兩根木棒差不多高度,并成一片,一個簡易的烤架就做好了。
烤架距離火略高一點點,避免了火直接燒在肉上,又有一定的溫度,楊正將豬腳用狗腿刀劃開很多道,讓上面的肉盡可能的分開,方便熱量進入里面,然后放火燒有毛的部位,直到表面全部燒焦后放在烤架上。
等四條腿都處理好放在烤架上時,天色黯淡下來,眼看就要黑了,楊正趕緊拿起工兵鏟到附近轉轉,找到幾塊青石板,趕緊撬開,費力搬到了火邊,用積雪將青石板表面搓洗干凈,用火烘烤起來。
這些青石板就像是燒烤臺,楊正將豬身肋骨剔下來,一條條擺放在青石板上,青石板已經加熱,加上篝火的溫度,上面的肉很快就滋滋冒油了,楊正邊剔骨,剝下來肉放青石板上烤,邊翻動快烤焦的,忙的不亦樂乎。
這種忙碌是令人開心的事情,每一塊肉都能活命,楊正習慣了未雨綢繆,什么都盡可能多的準備一些,三百斤重的野豬去掉腦袋,內臟和血等雜物,剩下不到兩百斤肉了,再去掉骨頭,烤干水分做成肉干,估計不到一百斤。
但這一百斤肉對于楊正來說,足夠一個多月的食物,加上烤魚,省著點,兩個月也能勉強湊活了,不過,天寒地凍,加上不斷快速趕路,每天都需要耗費很大體力,對食物的消耗也很大,楊正也不知道能撐多久。
收獲的日子最能提高士氣,前段時間忍凍挨餓的痛苦經歷漸漸淡去,楊正邊烤邊吃,吃飽了將烤好的放一邊,晚上溫度零下十幾度,烤好的肉一會兒就凍成肉干了,楊正將背囊騰出來裝肉干。
兩個多小時后,楊正總算將豬排骨上面的肉全部剝下來烤好,然后拿下一條烤的半熟的豬腿下來,用狗腿刀切下肉,拇指厚一片,放在青石板上繼續烤,豬皮太硬,直接剔掉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