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暑假她爸媽來接弟弟去廣東的時候,弟弟只有十七斤。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只有十七斤!每次想起這個陳萱萱就痛苦萬分。她覺得是自己沒能保護我弟弟,甚至因為年齡太小,連自己也保護不了自己。
那年暑假,原本爸媽打算只接弟弟一個人去廣東的。陳萱萱知道后就哭了,她也想跟著去,她實在不想帶著這里了。母親見她實在可憐,一咬牙也把陳萱萱帶過了去。那時候去廣東的車票貴,而在廣東種菜的爸媽,身上也沒幾個錢。
弟弟到廣東后,見到父親第一眼,叫了一聲“爸”,聲音細得和貓一樣。父親見兒子瘦成這個樣子,聲音都變了樣,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當場就滾了幾滴熱淚。
從那以后,父親就開始著手賣田,沒兩個月,父親回來了,說再也不去打工了。
父親回來的時候,空心菜剛起價,行情正好,馬上就可以賺到錢了。母親想再種一年,賺點錢再回去。父親不肯,說:“我們兩個人打一輩子工還不是為了兩個小孩子,看到小孩在家里這么個樣子,外面再多的錢,也去不掙了。”母親聽到這么說,也決定不種了。
就這樣,陳萱萱那段悲慘的留守生活才得以結束。
但因為弟弟在出麻子那段時候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導致現在都有后遺癥,原本爸媽都不矮的兩姐弟,卻因童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和過度挑東西,導致身量矮小。
她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也無從原諒。
爺爺死后,叔伯們從他家的抽屜里翻出一張三萬多塊錢的存款。一輩子都舍不得,唯獨對自己好的人,終究到死也沒能把這筆錢帶走。
到后來,陳萱萱似乎也理解了當初爺爺為什么那么冷酷、不近人情,爺爺從二十幾歲就開始一條腿癱瘓,此后的人生幾十年再也沒有離開過拐杖,長期飽受病痛折磨的身體連同心理也一同扭曲、病態。
出殯的前一天,母親叮囑陳萱萱,“等別人來吊紙的時候,你記得給別人倒水。別人都哭的時候,你也哭一下,哭不出來,裝也要裝一下。”但第二天,陳萱萱硬是連一滴眼淚都沒有掉,像是走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母親叫她不要再記仇!陳萱萱沒有說話,頭腦里卻冒出一句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她要怎么原諒?她那時才八歲,就活該承受這些?而且她差點就失去了她的弟弟,就因為那個摳門到死的人。她要怎么原諒?!
這些事情有可能會遺忘,但不會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