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居然停水。家里堆積如山的衣服洗不了,陳萱萱只好提到河邊去洗。
已經多年沒有這種情致,提著兩桶衣物到河邊浣衣刷鞋。洗完后,把桶放在鋪滿碎石的河岸旁,自己跳上村里的渡船,脫掉涼鞋,卷起褲角,將腳丫放進涼爽的河水里,坐在船沿上鞠水嬉戲,腦袋里天馬行空地想著天上的神仙不時飛下來幾個同她玩水,河里的龍王不時冒出個頭來和她說話,或傳授武功,或賜予法術。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是陳萱萱十來歲時,在家鄉經常做的,也是覺得最有意思的事。那時村里的自來水經常停水,總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斷流。她便經常提著衣服去離家不遠的河邊洗衣服。那時年紀又小,提著兩桶干衣服尚可,尤其是洗完了之后,浸了水的衣服,尤顯得吃力。回家的路是一個大斜坡,自己得走走停停歇好幾次才能到家。去河邊洗衣服本是一件苦差事,可有了河水與小船的作伴,竟也變得有趣起來。那時的自己不會抱怨,心態安然,天真爛漫,能在平凡的小事中找到樂趣,這是成年后所不及的。
那時她在讀小學五六年級,在鎮上讀的寄宿,每逢星期五下午回到家里,當天必做的事就是把自己的鞋子衣物之類拿到河邊洗了,有時還會洗爸媽和弟弟的衣服。洗自己的衣服是最樂意的,因為衣服不臟,好洗。而且自己穿的衣服總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可以像朋友一樣和它玩,雙手架著它在水里飄來擺去,如游絲飛帶,如彩旗飄飄。陳萱萱通常是在水里玩累了,這衣服才算洗完了。爸媽的衣服比較難洗,因為務農的緣故總有泥巴汗漬之類,很難洗掉,要用刷子拼命刷。母親洗衣服時,如若碰到家里沒水來,她通常會先在家里用洗衣粉洗了,再拿到河里去漂。而陳萱萱則不然,她會直接提著一桶干衣服,拿上一包洗衣粉,桶里丟著個刷子,拿到河邊去刷去漂。有時會在一塊大石頭上,把石面洗干凈了當洗衣板用。有時會因為漲水退水的緣故,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石頭,自己便會跳上旁邊的渡船上洗,洗完之后順便在船上玩一會兒。那時的自己很喜歡小船,現在也是。自己得空就會往河邊跑,在船上一玩就是一半天。看藍天,賞碧水,觀白云,想神仙,樂此不疲。
小船上空氣清新,河風舒暢,陽光嫵媚,而碧水青山最為怡人。宛如置身仙境,世外桃源。坐在藍天清風下,什么煩惱也沒有,真正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陳萱萱洗得有些累了,抬頭看見對面的高山。想起小時候在故鄉的另一件樂事便是登山上嶺,山中尋寶。村子依山伴水,坐北朝南,風水極好,風景也沒得說,如詩如畫。村后有一座很高的山,大人們都管它叫“三交峰”,因為山像方天畫戟一樣,三峰并列。村里口口相傳,世世代代都叫三交峰。
記得很久以前,在隨爸媽去山交峰勞作的時候,她和弟弟閑著無事,見路邊灌木叢上有很多金銀花,聽說金銀花可以泡茶喝,便和弟弟去摘,采了好大一袋。那時候年紀小,不知道爸媽為什么每次去山上干活都會帶上弟弟和她,陳萱萱也沒有想到過這個問題。現在想來,大概是因為那種天倫之樂的其樂融融吧,為父為母的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時時刻刻在自己眼皮底下,看著姐弟倆在一起堆石頭砌泥巴也是一種快樂。雖然有時還會不時地會聽到幾句告狀“媽,弟弟把泥巴扔我身上!”“媽,姐姐打我!”
她和弟弟在山上幫不了爸媽什么忙,但是爸媽總帶他們去,弟弟和她也很樂意去,因為去山上也等于是去玩,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在山上,好玩的東西可多了。有時候爸媽在山地里挖紅薯或者給肥料時,她和弟弟就在旁邊撿一些碎柴禾回家引火用。撿累了就在一旁自己玩,山上從不乏可玩的東西。他們會在柿子成熟的季節爬到野柿子樹上去摘柿子,會在葡角(樹莓)紅了的季節采葡角,在長蕨菜的季節去采蕨菜和山筍。
那一次金銀花盛開,陳萱萱和弟弟便采了好多金銀花,帶回家去自己把它曬干了作茶葉,曬干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燒了一壺開水。只是第一次缺乏經驗,泡的茶水太苦了,因為她和弟弟都不知道放多少金銀花才算合適,于是就把他們那次采的金銀花一股腦全倒進茶壺里了。自己喝了一口,覺得味道不怎么好,弟弟也喝了,也說不好喝。過后,爸爸干活回來了,喝了一杯,說苦的!又問她們放了多少茶葉?陳萱萱說全放進去了。爸爸說好蠢啊!那么多茶葉都全放了,好幾斤啊!
提到花,陳萱萱腦海里浮現出那株桃花。有一年清晨,她去菜園時,路過一棵桃樹,不意它竟已開滿了桃花,她當時的的確確被驚艷到了。那是一棵無人照看的桃樹,長在一戶久無人居的老房子前。被廢棄了的桃樹,花開得如火如,嫩葉初吐,紅綠相映,花枝含露,晶瑩透心里除了激動之外,還有一絲感動。生命當如桃花燦爛,當如桃之天天,灼灼其華,極盡生命之美。也許就是從那一天開始,陳萱萱喜歡上了桃花。長大后,她每次回家都希望能趕在桃花盛開的季節,一睹那株桃花的芳容,不過這樣的機會卻是少之又少了。
除了桃花,每年的五一前后,家鄉就漫山遍野地開滿了杜鵑花。小時候經常和村里要好的伙伴,還有弟弟跑到山上去采杜鵑花。杜鵑花可以生吃,味道酸甜,不過不能多吃。他們還經常把杜鵑花做成美麗的花環戴在頭上,用綠葉加以點綴,確實好看。
秋冬的時候,家鄉則是滿山的白色山茶花,她們會跑到山上去,拿一根抽空了心的蕨桿做吸管,對著茶花花蕊吸蜜,就像蜜蜂采蜜一樣,從一朵跑到另一朵,不亦樂乎。春天的時候,山上的茶樹會長出許多茶餌茶泡,還可以采茶葉。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鄉的山,真是一塊寶地。故鄉的水,真是一灣福水。故鄉的山和水給予他們許多的財富,許多的美味和許多的快樂。
不僅如此,故鄉的山水不僅是她開心時的錦上添花,也是她難過時的蔭佑庇護之所。每當在家里挨了罵,陳萱萱便會“負氣出走”,走到山上路邊的一塊高地,坐上個把小時,看一看家鄉的山山水水,房屋宇舍,聽一聽村里人家放牛的吆呵聲,小牛犢的叫喚聲。再吹一吹清風,望一望白云,什么煩惱也都散了。再回去認個錯,便息事寧人了。
弟弟和她一樣,每當挨爸媽的罵時,便會生氣躲出去。不同的是陳萱萱一生氣就愛往山上跑,仿佛只有和大自然親密接觸才能治愈,才能吹散哀愁。而弟弟生氣跑出去,每次都準能在房子后邊的坡下面找到他,躲也躲不掉。
快到吃飯時候,媽媽便叫陳萱萱出去找弟弟回來,她只要到老地方去看,弟弟一準在那兒。通常是弟弟看到她來了也不作聲,繼續生悶氣掉眼淚,手里拿著根小棍子繼續在泥巴地上劃來劃去。陳萱萱叫他回家吃飯,他也不理,有時候多叫幾次弟弟就和她回去了。
后來有一次,弟弟問她怎么知道他在那里,怎么每次都被她找到?陳萱萱說:“你每次都躲同一個地方,找不到才怪。”最開始是猜的,碰運氣碰到的,后來幾次都是直接去那的。弟弟聽了有些生氣,陳萱萱怕他聽了她的話下次躲到一個她找不到的地方,就把自己的秘密基地也告訴了弟弟。彼此達成一個協議,說:“下次媽媽罵我,我躲出去時,你就到水溝那邊去找我,我一般都在那里的。等媽媽罵你了,我就到這里來找你。好不好?”弟弟答應了,他們還勾了手指頭,說不許告訴別人,于是就一起開開心心地回家吃飯去了。
故鄉的山水極美,在這份美麗的碧水青山之中培養了子民對大自然的靈感,也藴育了濃濃的親情。在這山水之中陳萱萱和弟弟一起成長,還有曾經共話雙交峰的天倫之樂。故鄉的人,故鄉的樹,一草一木,一瓦一石無不蘊含著濃濃的鄉情。在她的心里,故鄉的綠水青山,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