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吃水是最大的工程,陳燕天天得用扁擔挑著兩個大鐵桶去到半山腰挑水來做飯。幸好降雨多,種的樹啊,菜啊不需要天天去伺候水。
陳燕和劉秋過起了以天為被,黃土為床的日子。
起初的時候陳燕是帶著孩子一起來的,才四五個月大的孩子母親哪舍得交給別人。
某天兩夫妻忙活著到附近挖洋芋,喂了奶就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床上和劉秋出去干活了。
過了一兩個小時,兩個人回來喝水劉秋進房間來看孩子。
可一看啥都沒有,火急火燎的問陳燕“你把孩子放哪呢?怎么不見了?”
陳燕正在外頭喝水,忙放了瓢進來,掀開被子道“怎么不在?我怕她冷,用被子蓋著呢。”
話音剛落就見小孩正滿臉紫紅掙扎著
陳燕要抱孩子,但劉秋比她動作快了一步,他把孩子抱起來趴在他腿上拍背,拍了幾下才哇的大聲哭了出來。
陳燕在一旁嚇的說不出話來,只有眼淚簌簌的落在臉龐。
劉秋又倒吊著腳將小孩拎起來抖了抖才慢慢放下抱著。
陳燕問他“怎么樣?孩子還好嗎?”
劉秋見孩子臉色轉過來了才說“你這傻女人,想把女兒悶死啊!你也不想想,在被子里頭一會兒就沒空氣了,人怎么受得了?”
陳燕一這才大聲哭出來“我也不知道會這樣,還好沒事了,還好!”
經歷了這次駭人的事件陳燕最終決定把孩子送回去給奶奶幫忙帶,于是五個月大的劉婷告別了37℃的恒溫母乳,告別了媽媽溫暖的懷抱從此就由奶奶帶。
那時候沒有奶粉,有的是維維豆奶和麥乳精,為了給孩子吃口麥乳精,陳燕就把山里養的幾只雞下的雞蛋拿去街上賣了買麥乳精,他們兩個是一個雞蛋也舍不得吃的。
有句俗語叫“倒霉起來喝水都塞牙縫。”這就好像在形容當時的陳燕和劉秋。
那天晚上風依舊刮得呼呼作響,睡到半夜的時候陳燕聽到幾聲雞叫,想著或許是換了地方雞也不適應,所以就嘰嘰喳喳了。
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起來,一出門就看到雞籠子頂上的竹門大開,籠子里哪還有什么雞?
只有一地的雞毛。
陳燕以為是遭賊了,大叫道“老秋老秋,你快來看,咱們怕是遭賊了,這雞咋沒了?大的丟了也就罷了,還有小的雞仔,你說偷去干嘛呢!”
正在里頭洗臉的劉秋聽了忙跑出來看,雞果然不在了,籠子里掉了些雞毛,仔細看還有血跡。
劉秋撿起地上的一根小木棍伸到籠子里挑了幾下,雞毛下有些血跡混合著一撮黃毛,他咕噥道“應該不是賊,怕是黃鼠狼或者什么動物把雞叼去哪吃了。”
陳燕忽然心頭一緊,望著他說“你說著山里該不會有什么豺狼虎豹吧?”
說完又忽然驚叫道“哎呦,我的豬,不會也被吃了吧!”說著就往豬圈那頭跑,劉秋自然是跟了上去。
幸好那兩頭小黑豬還安安然然的躺在里頭呢。看到有人來趕緊站起來哼哼唧唧的叫個不停,陳燕趕緊把頭天晚上從山里弄的野菜丟進去喂他們。
兩個人這才又折回去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