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鳳道“現在想來,生男生女都差不多!”
“你好好照顧白云,她可是為了老陳家挨的刀。我去店里煮點稀飯來給她吃。”說完陳燕轉身離開。李美鳳點點頭往門縫里看,怎么孩子都出來了,大人還不出來?
陳燕煮了粥讓店里的工人送去的。她得去山里看著摘葡萄,劉秋剛好來店里,她就和劉秋一起坐車上山了。
葡萄連續摘了半個月才摘完,一晃就到了七月,之前報到畜牧局的建設項目必須趕緊動工,否則到12月就驗收不了了。報上去審批的內容包括修一條100米的水泥路,換掉所有的老舊電線線路,養殖場四周增建圍欄。劉秋找了一個本地搞建筑的老板承包了修路的工程,電線倒是好買,但夫妻兩都想著不如一步到位,去把變壓器申請下來。
賣完了葡萄陳燕到南方電網辦理變壓器申請的手續。工作人員先到山里看了安裝地址,確定了用電量等問題才回去繪制了安裝圖等。工作一切都很正常,但陳燕卻沒想到一臺變壓器要那么多錢。質量好又符合他們所需規格的變壓器要23萬左右一臺。
劉秋道“反正早晚得換的,不如今年咬咬牙把自來水管也接到山里,變壓器也裝上。水,電,交通,這三樣如果不改良這養殖場就發展不起來。”
陳燕點點頭“可這樣子我們錢哪夠啊?”
“不夠就借吧,反正以前也不是沒借過!以后有錢了再還。”
那段時間象山真是熱鬧非凡,修路的施工隊,拉自來水管的施工隊,換電線和安裝變壓器的施工隊,三個隊伍每天忙進忙出的。
剩下圍欄的事情,陳燕為此想破了腦袋。象山有七百畝,用磚砌圍墻是不現實的,用鐵柵欄來圍也得不少錢。想找一種經濟實惠的圍欄實在困難。
直到陳燕看到育雛雞雞舍里放的綠色鐵絲網,這不就是便宜實惠適合象山的圍欄嘛?
11月下旬的時候大部分工程都完工了,陳燕穿著長長的迷彩大褂,腳上一雙18元錢的塑料水鞋,頭上戴著草帽和十來個臨時工圍著象山的山腳把買來的綠色鐵絲網拉起來,固定在樹上,沒有樹的地方就栽一顆混凝土做的葡萄樁。
山坡上車開不進去,混凝土樁依靠人扛才能扛進去。又遇到秋收,大家都還在家搬玉米,男工少,陳燕就和僅有的幾個男工一起扛起了混凝土樁。拉網的女工見了紛紛說“難怪人家能掙到錢,你看看,和男人干一樣的活計也不喊累!”
“她也怪命苦的,男人摔了腰椎了,聽說遲早都得癱瘓,現在她男人什么重活也干不了,都是她干。雖然咱窮點,可咱男人身體健康啊!”
“是啊是啊!”
陳燕自然曉得她們在背后的議論,也不放在心上,人家說的也是實話啊!她只想著趕緊把山圍好,下個月2號就要來秦局就要來驗收了,驗收完就等著撥補貼款了。這次的工程,從鎮上接通自來水管道花了18萬,整條線路的自來水管道都是自費的,因為是直通道象山的;安裝變壓器和更換電線,加上人工,機器,架子等一共是31萬;把原來從山腳上來食堂那里的路澆灌成水泥路,將近一公里多,花費了28萬;安裝象山四周的圍欄雖然已經選用了最實惠的材料也花了將近20萬元;前后加起來,算上伙食和油錢,臨時工的工錢差不多用了一百多萬。
陳燕報的項目大概能補貼二十來萬,其余都是自己掏的錢。這些年她和劉秋雖然有幾十萬的積蓄,但卡里必須隨時有二十萬的運轉資金,所以他們把剛還進去信用社的30萬又借了出來,和一位賣化肥的朋友借了20萬,又和一位收玉米的老板借了30萬元才湊夠了錢。現在借錢倒是比以前容易多了,畢竟他們在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睛里,也不怕他們不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