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林和王芬第二天領了工資就離開了,說是要回老家幾天,把孩子托付給王芬的父母親,然后兩口子要出去外地打工。
劉婷和文斌已經上高三了,天天補課,一個月才回來一次。每次回來陳梅就在飯店里給他們抄豬肉雜醬,炒好放涼后裝在玻璃罐子里帶去學校吃。
這一次放假回來卻沒看到陳梅,只有白云和幾個工人在飯店里。
文斌問“小舅媽,我媽呢?”
“她這幾天頭疼,醫生說是在飯店太吵了,不適合養病,所以現在她又去山里的食堂做飯了。我們陳運也要上小學了,所以我就來飯店了。你要回山里的話,等你四姨夫來了,和他一起坐車去吧!”
文斌點點頭,發著呆出去了。
文斌打小懂事,上高中后就更體貼父母了,知道陳梅身體不好,也不等劉秋來就自己走路去山里了,想著能趕快去幫母親喂豬。
他們在山里養了十多頭豬,每年都有五六萬的收入,今年家里還烤起了酒,又多了一份收入,加上父母的工資陳梅家一年也有十多萬的收入了。
劉婷以前是十分討厭陳燕的,他覺得陳燕這人跟個高音喇叭似的,說話嗓門大,怪丟人的。加上陳燕有時候急性子,動輒就對她又打又罵她甚至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直到高中以后,慢慢懂事了,在山里看著各種各樣的人事發生,看著陳燕為這個家的大大小小操勞她忽然意識到,她的脾氣她的暴躁都是正常的,面對生活的重擔和人心的莫測,人時不時的優點脾氣很正常,畢竟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我們都有著七情六欲。
只是周源,自打上次劉換說他走了以后便再也沒了消息。劉換為了找他,輾轉道各地打工,打聽他的消息。
直到有一天,有個陌生號碼打電話來給她,問她周源在不在家,他說不在,那人說周源欠了他幾萬元讓她找到周源后趕緊來還錢,不然就要砍死他。劉換說,她沒錢,也不知道周源在哪里,然后掛斷電話哭了一陣。
哭完后她好像想通了,她打起精神去上班,從此以后再也不去打聽周源的消息了。
文健和劉暢都在上五年級,陳燕對劉暢學習管的很嚴,所以她一直都名列前茅,老師也說只要保持下去,考一個好的初中是沒有問題的。陳燕對此很驕傲,總算有個女兒是能成點氣候的了,不用她求著人才送得進學校。
陳燕依舊帶著工人在地里干活,時不時的召集一些協會的會員到地里學習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