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殿中時,良臣就在想,自己要說什么,然而想來想去,卻發現自己沒有要說的。
原因在于,他都不知道鄭貴妃為什么要見自己。
不知道原因,自然就不會有答案。
所以,良臣就站在那里,什么也沒說。
不過,因為過于緊張,他竟然忘了那劉公公對他的吩咐——進殿之后要行禮。
等他清醒過來,準備行禮時,目光又被一個躺在椅子上的微胖中年男人吸引過去。
能在貴妃娘娘殿中大喇喇的躺在椅子上的男人,是誰,良臣不須思考也知道。
他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見到一個帝國的皇帝,竹椅上的萬歷是那么活生生的一個人,就那么真切的看著他。
這感覺,是良臣從未有過的。
如同前世他突然有一天和高官的大佬對面喝茶,談笑風生般。
他,一時看的呆了。
“你這么看朕做什么,朕很好看嗎?”
萬歷笑了起來,原先以為這肅寧魏良臣定是個不羈風流的小郎君,和那唐伯虎一般的才子,如此,才能理解為何會作出那張白卷。
不但是萬歷,就是鄭貴妃原先也這么想來著,不是那種風流不羈的才子,又怎么會有這么別出心裁的卷子問世呢。
可眼前真實的魏良臣,卻只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少年,看著,還有一股土氣。渾身上下沒有半點和風流不羈沾邊的氣息,這,叫萬歷很意外。
他從竹椅上翻身而起,走向魏良臣,一點也沒有計較這少年見了他竟不行禮,反而直勾勾盯著他看的大膽舉動。
良臣注意到,這位皇帝走路竟然有點瘸。
他陡的想起,前世看到的發掘明定陵的史料。
上面清晰記載著,無論是棺內萬歷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狀,還是尸骨復原后,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證明這位被后人上了廟號為“神宗”,并將明亡帽子扣在他頭上的萬歷皇帝,實際生前患有嚴重的足疾,說是瘸子也不為過。
良臣就那么一動不動的看著萬歷一瘸一瘸的向他走來,皇帝的動作很像他前世幼時患上小兒麻痹的伙伴。
良臣明白了,萬歷為何多年不上朝,不肯出現在朝臣面前,除了對外朝不滿之外,他的身體也決定了他不能和個正常人一樣,天天出現在臣子面前。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萬歷才會背上“怠政”的惡名,對于臣子的指責和謾罵,萬歷無數次解釋過,“腰痛腳軟,行立不便”、“足心疼痛、步履艱難”等字眼不止一次出現在和臣子的詔對乃至圣旨上,可這些卻不被外朝以及后人理解,他們只認為這位皇帝就是懶。
或許,一個懶皇帝不作為導致江山社稷敗亡,使得“明亡清興”,正是那些文人們所需要的警示材料吧。
也是偽清所需要的吧,這樣,更能證明偽清入主中原乃順應天意。
朱明皇帝無德無能,自己葬送江山,“大清”取而代之,天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