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歷察覺到這個少年正盯著自己的腿看,他怔了一下,停在了那里。
鄭貴妃見狀,眉頭也不由自主的挑了起來,這個小家伙似乎有點不太恭順。
帶良臣進來的劉成也是心中一突,這小家伙太不知道好歹了,怎么能這么沒規矩呢。
“你盯著朕做什么?”
萬歷凝視著魏良臣,心中有些不快起來了。他是有腿疾不假,但卻從來沒有人敢這么大膽的盯著他的腿看。
這世上,身有殘疾之人,從來不會愿意別人盯著自己的短處。哪怕,皇帝也是如此。
宮里那么多公公,也沒一個愿意別人盯著自己褲襠的。
看人短處,十成十的忌諱。
良臣知道萬歷誤會他了,他清楚,接下來的話會決定他的命運,甚至是性命。
只要有一句說的不對,說的不入萬歷耳,他魏良臣的小千歲之旅,只怕就要止步于此了。
于是,他長長的嘆了口氣,露出戚然神情,沉重道:“今日才知陛下之苦。”
萬歷一怔:“什么意思?”
良臣道:“草民自進學以來,便聽師長學官言稱陛下怠政,數十年不上朝,今日才知,非陛下怠政,而是情非得已。”
聞言,萬歷神色舒緩,鄭貴妃也是松了眉頭。“情非得已”四個字說到萬歷心坎里去了,并且這小家伙也很聰明,沒有當他的面直說他的腿疾,單這份心思,便要好過許多人。
只是,小家伙似乎還有話說。
“不過草民一直以為師長學官所言有誤,陛下絕非怠政,而是效文景二帝,無為而治。此,明君所為也!”良臣這句話說的很大聲,中氣十足,宏亮震耳。
“明君”這個稱呼,自萬歷不上朝以后,已是二十年不曾聽人說過,很是激動。
倘若說這話的是別人,萬歷只當對方阿諛奉承自己,但這話卻是從一個少年口中說出,這就讓他很自然的想到童言方是真的道理。
這,就使他更加的激動。
“此話怎講?”萬歷心情大好,鄭貴妃也聽著有趣,從那邊走了過來。
“陛下二十年不上朝,國事卻依舊運轉,上至朝廷,下至地方,一切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無有烽火,藩邦定時來朝,陛下不是明君,又是什么?”良臣很巧妙的在結尾用了一個反問,他不做定語。你萬歷是不是明君,你自己想嘛。
萬歷當然是認為自己是明君的,所以他格外高興,但是卻沒有在臉上顯露這份高興,而是搖頭道:“你這小家伙懂個什么,他們都說朕愛錢,你說,這世上有愛錢的明君么?”
“錢,誰人不愛,誰人不喜歡?”
良臣很驚訝,一臉不解的表情,“草民就很喜歡錢啊。陛下,草民在家中時,都知道沒有錢這日子就過不下去。油鹽醬醋,衣食住行,哪個不需要錢?便是上茅房,想使張擦屁股紙,也得拿錢去買…百姓家過日子都是如此,陛下是一國之君,管著這么大的江山,管著那么多的百姓,要是沒有錢的話,這日子怎么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