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樸想起什么,在邊上說道:“李公公這么一說,我倒記起來,數月前關門軍變,傳聞陛下派了一舍人出關安撫軍心,莫非就是這魏良臣了?”
“不錯,就是他。”李永貞點頭道。
“這倒是樁趣事。”
李樸哈哈一笑,他是齊黨中人,早年仕途又被東林所阻,故而對于東林相惡的鄭貴妃,倒是沒有什么惡感。
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敵人的敵人也是朋友。
這一點,李樸看的很開。
眼下東林黨勢大,諸黨無論哪一黨都無力獨自對抗,僅以目前的局面而言,諸黨再分化下去,勢必叫東林吃的骨渣都沒有。因而,聯合是必然的。唯有齊楚浙宣昆數黨團結起來,才能制住東林這龐然大物。
齊黨支持諸黨聯合,李樸今天來便是為了聯合之事。
“且不說這魏良臣了,今日邀諸位前來,不為他事,只為散心。”黃彥士作為邀請人,不急于一時,他起身朝河堤一指,笑問眾人:“沿堤走走?”
“好,走走。”
官應震沒有意見,當下幾人都不反對,于是五人便在這錦秀河邊沿堤散步。一路上,黃彥士不時尋些趣事來說,湯賓尹和李永貞口才都是不錯,幾人相談倒也融洽。官應震卻是心中有事,故而并不多話,只偶爾笑著附和兩句。
行至一處林木明秀的堤岸時,望著遠處那水景夜色,李樸突然感慨的對李永貞道:“多虧了金公公幾次在皇上面前周旋,我的光祿寺丞一職任命才落實,否則也不知會生出多少變故來。”
李樸有此感慨,卻是實在。
眾所周知,自國本之爭以來,當今天子便惡牽外朝,致使諸多衙門諸多官員任命都無法落實,甚至出現一個御史在外十數年不得返京之怪狀。倘若那日不是金忠在御前力爭,李樸這一批十三個官員的任命就無法落實,因此李樸肯定要感激金忠。
李永貞聽后,笑了一笑,沒有說什么。
黃彥士卻插話道:“李兄,聽說你剛一上任,有個叫汪文言的山人想在你那求個小職,結果被你斥退了?”
此事乃自己上任后的得意之筆,現黃彥士當著眾人面提起這事,李樸不由有些得意,微微一笑,說道:“確有此事,不過那汪文言如今轉身投靠了東宮王安,可見此人為真小人,不枉我那一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