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缺一不可。
只目前為止,這些要么沒有,要么就是一切從簡。
鄭鐸現在可是忙的不可開交,對外聯絡采購是他,對內分配糧食,保管物資也是他。要說這個原馬匪頭目現在成了魏公公的大總管,那是一點也不假。
而其手下能夠派上用場的不過十來個人,其余的人都受限于不識字這一門檻。
而不識字又是魏公公招兵再三強調的。
然一支文盲軍隊又怎么能夠成為強軍。
團結是力量,知識更是力量。
魏公公之所以沒有將從南鎮弄回來的火器配發給家鄉子弟們,就是因為這些子弟兵不識字,對于如何使用火器及保養、維修方面一竅不通。
不得已,只好借重于降倭,打造魏家軍的第一支鐵炮隊。
故而,加強軍隊的文化教育也是勢在必行的。
說一千道一萬,魏公公要招不識字的兵,是出于忠誠性考慮,而不是真讓他們永遠都不識字。
知識這個東西,掌握在別人手里,那是屁股決定腦袋。
屁股歪了,知識越多越反動。
掌握在自己手里,由自己灌輸下去,才能確保魏家軍真正能夠成為一支聽公公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軍隊。
一切,都任重道遠。
魏公公有做不完的事在等他。
偏,分身無力。
明日鄭國泰那里,怎么也要去一趟,即便不發表任何意見,或者只說好好好,也要他親自去。
這一來一回,半天功夫就給耽擱了。
心急又如何,再急也得去。
魏公公問鄭鐸軍裝什么時候能到位,鄭鐸答稱幾家制衣坊先前定的日子不是明天就是后天,總之,這兩天四千余套軍裝就能陸續送到。
“送過來時,你要親自帶人把關…”
魏公公吩咐鄭鐸一定要驗好衣服,不能做到件件過目,也要做到抽檢。衣服到后,按照先前給士兵量定的尺寸,組織大小營頭、分頭來領,再逐一發下。大了的,小了的,都要詳細記下,讓制衣坊的師傅留些在營中,做到隨來隨改,務必要保證出發前所有士兵的衣服都是合身的。
鄭鐸一一記下,魏公公又問了最近營里開支,鄭鐸大致說了,開支范圍在魏公公先前估算范圍之內。
讓鄭鐸下去歇息后,魏公公方才對曹、伍二人說道,他準備上書皇帝,請天子于南下那日至南苑校兵。
曹、伍二人嚇了一跳。
魏公公示意二人莫叫嚇著,只道接下來的兩天要加強集合演練,務求在半柱香內使各營集結完畢。
“其他的你們不用擔心,就照咱家說的來…皇爺那里,也未必就會來,咱家也是試上一試…”
魏公公真是吃不準萬歷會不會來,畢竟他老人家腿腳不方便。
等曹、伍二人走后,琢磨片刻,端坐在書案前,自個磨了磨,然后提筆寫了一份上呈奏章。
題名為《恭請皇爺校閱大明海軍疏》。
……….
最近突然更新又少了,因為老太爺快不行了,原以來能拖個三五月,現在看來就這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