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小目標已經定下來,眾玩家也就開工了。
大家都圍著那根金屬圓柱開始挖土。
“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
“這力量是鐵!”
“這力量是鋼!”
有玩家帶頭唱起了《團結就是力量》,隨即得到了更多人的附和。
雖然天陰沉沉的,但是戰爭遺跡上卻是一副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唱完《團結就是力量》,再唱《咱們工人有力量》。
“咱們工人有力量!”
“每天每日工作忙!”
“蓋成了高樓大廈!”
“修起了鐵路煤礦!”
“改造的世界變呀么變了樣!”
本來就興奮的玩家們干勁更足了。
跟著合唱的拍子揮舞著手中的鏟子。
在現實世界中,由于制度的進步,工人不再被剝削,地位、待遇都是空前的高,倡導勞動最光榮,倡導腳踏實地的實踐,都是社會的共識。
這些歌大家從小唱到大,沒有人不會唱。
合唱的聲音那是越來越大。
很多之前比較矜持的玩家被這種火熱的氛圍所感染,也開始跟著唱。
突然,一聲很明顯的硬物相撞所產生的脆響,吸引了玩家們的注意:
那是一名玩家,邊唱歌邊挖土,沒注意力度,導致這一鏟子下去,不知道挖到了什么。
仔細一看,不是石頭,是出貨了!
那名玩家用手摸了摸自己剛才鏟子磕到的地方,冰涼,是金屬的感覺。
他連忙用小鏟子把裸露出來的部分周邊的土清理干凈。
誰想,這東西不大,那玩家只是往兩邊簡單挖了挖,就把整件物品刨了出來。
顯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塊破破爛爛的圓形金屬部件。
黑黑的,中間有一圈空洞,看上去還有明顯的灼燒痕跡。
“讓147鑒定一下!”
有機靈的玩家提醒道。
那人連忙照做,呼出了147:
“是很多武器的通用接合部件,一般叫它碳化材質,你要送給我嗎?修復要塞確實缺少這樣的材料和部件,但是一塊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147的話只有那玩家能聽到。
當他把材料名稱轉述給大家時,有一位玩家提醒他說:
“這東西,我記得制造區里造什么東西用得上來著。”
這人的話讓好多人打起精神,地里能刨出來這種材料,那么就說明,制造面板上的其他材料也一定有產出。
以正常的游戲邏輯來講,百分之一百是這樣的。
想了想制造區里好多看上去很科幻的物品,一眾玩家們的勞動熱情更高漲了。
雖然沒人定什么規矩。
但大家心里都有一個潛規則:這地里的東西,誰挖到就是誰的!
隨著眾玩家的深挖,更多之前他們見都沒見過的材料和機器被刨了出來。
雜七雜八,五花八門。
但毫無疑問,都是某些武器或是機甲的零部件。
也有一些比較完整的物品。
比如周澳,就挖出了一件武器,名為“帝國基礎型電漿炮”,雖然叫炮,但武器的體型不大,整體有些類似玩家們熟知的“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