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澳清理一遍后,上面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零件和電路宣告著它精密儀器的身份。
只有炮筒有明顯的變形。
據147鑒定,該武器較為完整,只需要一些零部件的替換,補充能源和彈藥就可以使用。
這是開服以來,第一件真正意義上的武器,雖然是一件殘次品,但那也是正兒八經的武器。
不比他們手里的鏟子酷炫?
瞧瞧這科幻的名字。
電漿武器!
修好了威力一定很高吧。
這引得玩家們紛紛痛罵“ZA”是歐皇狗。
但心里其實更期待這樣的好事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更有甚者,堅信只要有零件,自己也可以造武器,一個勁的強調“這些零件又不是不能用”、“照樣子拼一拼肯定可以的”。
他們有著一定的相關知識,許多零件上的東西,似曾相識,只要游戲里模擬的是現實世界的物理規則,他們掌握的知識就一定會有用武之地。
到時候,這些零件改裝改裝,說不定能造出現實世界里的東西來。
后來這類玩家被大家背后稱為“要塞垃圾佬”。
總之,玩家們熱愛的撿垃圾事業,就此展開。
基本上只要你肯下力氣去挖,就一定會挖出些東西來。
雖然大多是垃圾。
但是這并不妨礙玩家們體驗“賭石”般的樂趣。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鏟子會挖出什么。
而且賣垃圾也有前途,比如修復要塞急需的電子零件,地里埋了不知道多少。
據細心的玩家觀察,提交不同的零件能獲得的主線任務中,那個資源價值點數是不一樣的。
詢問147就能知道,比如電子零件,貴金屬都被打上了“急需”的標簽。
而有些玩家,尤其是“要塞垃圾佬”們,不急于賣垃圾,他們或眼饞制造區里某件物品許久,或抱著“自己造機器”的想法,選擇把這些“垃圾”囤起來。
但是邱文知道,就目前看來,他們挖出來的東西,相對于地下的埋藏來說,仍是九牛一毛。
這也就從側面看出當年發生在這里的,是一場怎樣的大戰。
他現在是一肚子疑問等著解答。
這里發生過什么?萊茵帝國為什么發動戰爭?
有人幸存嗎?天邊那屏障般的黑暗是什么?
但只是靠想象,這些疑問是永遠無法被解答的。
還是要先把眼前的問題解決好:
邱文現在只關心什么時候要塞能夠完整修復。
按照玩家們現在的進度來看,應該就是不久之后的事情。
像是一些回收金屬、電子元件,這里埋了不知多少,甚至還有很稀有的材料——那都是帝國制造高精尖科技武器所用的稀有材料。
包括之前邱文提過要做機器人,需要控制模塊,那是制作機器人所需要的核心,是機器人的自主處理器。
還有神經傳感裝置,雖然大多不完整,但那可是制造機甲的必備原料。
甚至有一些零散的二維材料儲存器,應該是帝國構建量子網絡需要的東西。
等資源收集好,下個版本就發布修復要塞的主線任務。
屆時,邱文還要根據修復進度,逐一開放要塞的功能區,恢復阿爾發移動要塞的基礎設施。
而且,邱文還發現,玩家們收集基礎資源的效率居然有了很大的提升:
提升的毫無征兆,由于新玩家的加入,要塞的能源供應基本上不再需要邱文發愁,即使他很好奇玩家們為什么會突然開竅。
邱文觀察過,這個版本基本上不存在在要塞周圍刨土的人了。
他當然不知道,就在社區論壇上,一名ID為“隨便玩玩”的玩家發布了一篇簡短的攻略,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但效率提升的弊端就是,現在要塞周圍的樹木都光禿禿的。
看著就像剛發生過森林大火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