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飛說中了余建國的心思,余建國知道余飛聰明,也不藏著掖著了,順了順氣,說:“你在家里吃了不少苦,這些年你媽明里暗里逼你給家里已經匯了不少錢了,你媽也的確偏心,但你不要怪你媽,你哥沒本事,你媽又沒讀過什么書,都怪我沒教好你哥,你媽一個女人,也是沒辦法了才這樣。她其實也不是個壞人,當年她肚子里懷了一個但流產了,在從縣醫院回家的路上就撿到了你。當時很多人都勸她不要養,她還是把你抱回家了,說寒冬臘月的,要是讓你在外面就凍死了。”
余飛知道自己是被抱養的,但卻并不知道太多細節,她記得自己四歲的時候,村里有人當著她的面,說過她是個野種。這事被她媽知道了,愣是直接沖到對方家里,揪著人的頭發就開始打,雙方大打出手,就算二叔來了她媽也不罷休。還說以后村里棉花地的事,誰家也別想讓余家幫忙。
二十年前村里家家戶戶都種棉花,余建國是種棉花的好手,誰家地里出個什么問題都去請他來幫忙,誰家也不會因為這種八竿子打不著的八卦事耽誤了田自家田里的事,二叔也表態,跟全村人說以后誰家再提余飛的身世,以后村里分東西領東西都是最后一個,這事才沒人再敢提了。
當時的余飛雖然只有四歲,但卻知道,農村里村婦喜歡在背后議論是非,傳播八卦丑聞。無論老少,有修養講文明的人并不多。單親家庭的孩子,隨母改嫁的孩子,家人犯事的孩子以及非親生被抱養的孩子最容易被人欺負和凌辱。家庭越弱勢,越是缺乏關愛的,越容易被奚落和取笑,不僅小孩欺負人,大人見了也不會制止,甚至還會挑頭參與。
如果她媽當時沒去那家人那發這么大的一通火,那余飛以后在村里的日子可想而知。
正因為她媽為她鬧了一通,加上有了二叔震著,村里才沒人再敢說余飛身世的閑話。余飛這十多年過得雖然算不上好,但也相對平靜,最少沒讓她在最弱小的時候,自尊心受到摧殘。
她一直都記得她爸媽護著她的樣子,所以從未把自己當成是保養的。況且他們一起生活了十多年,早就是一家人了,她又怎么會怪她媽?
余飛認真道:“爸,我從來沒怪過媽。你們把我養大,我管你們老是天經地義的。我不會走,余強我也不會不管。”
余建國眼眶有些濕潤,搖搖頭:“這兩天我想了很多以前的事,我和你媽在你長大的這些年,沒有給你太多東西,反倒是你幫了我們很多。你從小就勤快懂事又聽話,余美都是你背在身上帶大的,家里的活都搶著干,就這還年年考第一。村里人誰家不羨慕我們養了你這么個好女兒。你哥不省心,你媽偏心,我為了躲事,也總是偏向你媽,可你從來沒怨過我們。你是個有良心的孩子,但我們不能一直這么對你,你欠余家的已經還完了,你媽越老越糊涂,我雖然沒幾天活頭了,但也不能看著她再這么對你。你離開這個家,自己好好過好自己的日子,別讓你媽和你哥找到你。”
余飛也紅了眼眶:“爸,我既然姓余,就是這個家的一份子。我說了給你們養老,就不會丟下你們不管。余強的事我已經拜托朋友去打聽了,如果對方要錢,那我們就給錢。您不用擔心。您的病我會帶您去海城做手術,您不會有事的。”
余建國嘆了口氣,搖搖頭:“你哪來這么多錢,再說了,我都到這個歲數了,命都沒手術費貴。就算救回來,也是個干不了重活的人,你又何苦去背那些債干什么。”
“爸,只要您能好好活著,我的努力就有意義。雖然我們現在還沒錢給您做手術,但只要我們父女倆齊心協力,您來指導,我來干活,我們一起好好把棉花田種起來,一定能賺到錢的。”
余建國搖頭:“種棉花能賺什么錢,能吃飽飯就不錯了。”
余飛知道要是賠錢給余強打傷的人,那肯定就沒錢包三百畝地了。
但自家還有五十畝棉田,余飛不能走,為了說服她爸讓她留下來種棉花,她只能跟她爸講一講現代農業發生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