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福多爾
大沙漠和福考巴爾山脈覆蓋了福多爾地區全境,讓這里幾乎無法發展農業和養殖業。新月和托撒河的居民幾乎不會前往福多爾,這也讓福多爾成為了南方資料第二少的地區(第一是遠東)。
沙子、棗椰和炎熱,人們對福多爾的了解僅限于此。至于四百年前布羅斯與烏莫的偉大戰役,已經幾乎沒有人記得,連吟游詩人都不再將這場戰爭編入史詩之內。
布羅斯人居住在福考巴爾山之上,以游獵生活為主。大沙漠中生活著數十個福多爾人氏族,但外界對其一無所知。
(6)多里珀斯
多里珀斯地區在大陸的極西之地,南方只有一小部分土地屬于多里珀斯——一條貧瘠的長岬海岸。西大野人從這里離開維魯特前往次大陸。他們走后,南方多里珀斯變為了布羅斯的領地。
三:農產和人口
(1)法爾發王國
在北法爾發地區,托撒河周邊有流活河平原和北法爾發平原兩塊沃土,水稻出產極高,農業發達,養殖業發達,種植園遍地。
巴林頓城以東進入埃里克森山麓,臨西境附近多為半沙漠,阿爾托斯和米坦尼等作為邊疆城市,常有戰亂,因此這些城市農業不甚發達。阿珂的漁業為支柱產業,擁有法爾發最大的漁場。瑞文、法多比那爾、弗多里等人口眾多,僅弗多里城就有六萬人居住。
南法爾發的居民看天吃飯,所以人口較少,且只有極南城一座大城市。北方與南方人口的比例相差極大,從清查數據來看,法爾發王國共一百四十五萬人(法爾發歷十五年,涵蓋加入法爾發的霍氏人),南法爾發不到十萬,而北方有一百三十多萬人。但實際上,很多駐軍和奴隸長期滯留在南法爾發,但他們卻是北方戶籍。南方的常住人口大概有二十萬人。
(2)新月諸國
新月地區人口最多的國度是多爾·伊爾斯,全國共有二十萬人左右(法爾發歷十五年),多爾·伊爾斯占據了新月僅次于長峽的肥沃土地,因此能供養龐大的人口數目。第二是卡南,第三是布達森,共有九萬人在籍。新月是農耕社會,除多爾·伊爾斯和卡南以外,其他國家幾乎完全依賴于農業和戰爭財,這大大浪費了新月地區的發展潛力。新月地區還有許多氏族,他們往往不被納入戶籍,新月人不愿去了解他們,視其為新月之恥。新月地區共有五十二萬人,加上氏族大概為六十萬人。
(3)哈姆斯
商人共和國,維魯特最早的中間商。在籍人口約為三十余萬。詳見“諾爾內海諸國的貿易關系與歷史梗概”。
(4)烏莫
烏莫的人口集中在中烏莫,北烏莫類似于殖民地,南烏莫土地比較貧瘠。烏莫人以放牧為主業,農耕和其他產業為副業,人口約為二百萬左右(包括南烏莫諸國和北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