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壁清野之策宜早不宜遲,匈奴騎兵不知何時入境,故而應盡快遣調一支騎兵,通知沃陽、繁峙、中陵、崞縣周邊百姓或往內地或入城避難。”
“固守之地應該定于雁門關,如果匈奴只是為了南下劫掠還能繞開雁門關去襲擊周邊縣城。但匈奴欲克雁門全境,繞開雁門關是不切實際的。”雖然田豐沒有明說,但是久經戰陣的眾將還是明白的,等匈奴攻打雁門郡諸地之時發現身后這顆釘子隨時襲其腹背,斷其糧草甚至是歸路。那就不美好了。
“圍殲之策重在藏兵,不能讓匈奴知道我雁門有多少將士。在匈奴強攻固守之地不下之時,奇兵襲之必能大勝”田豐說完后朝著陳風一揖,退
(本章未完,請翻頁)
回文官列。
陳風沉吟片刻后起身拿起將令,眾將急忙挺身向前等待陳風下令。
“張遼,令汝親率本部三千精騎即刻出發疏散沃陽、繁峙、中陵、崞縣周邊百姓。事成之后引兵回返大軍聽后調遣。遇小股匈奴斥候擊之,如遇大軍即刻撤離不得暴露大軍。”
“諾”
“田豐,令汝為軍師,總覽大軍軍務,完成合圍之策,張遼張陽張碩聽候調遣”
“諾”眾將出班接過軍令。
“漢升汲騫引五千甲士隨我入駐雁門關為餌。”
“主公不可,主公現在身系雁門軍民,怎能以身犯險。”黃權急忙勸道。
“是啊主公,可遣一員上將鎮守雁門關即可。”田豐也附和道。
陳風搖了搖頭,道:“吾與那去卑有殺子之仇,知我在雁門關,去卑必定引重兵而來。我來當餌是最好不過的。諸位放心,吾僅靠殘兵就能在雁門關下阻他幾日,更何況現在!”
眼見眾人還要再勸,陳風直接道:“吾意已決,莫要再勸。令高順黃權整備各縣郡兵縣尉。隨時待援。”
黃權高順相視一眼,上前應“諾”
“眾將士立刻回營準備,張遼即刻出發,其余部曲明日卯時造飯辰時啟程,不得有誤。此番眾將士同心戮力,一雪這百年漢人之恥。”陳風看著眾人大喝道。
眾將雙手一拱,齊聲唱諾。
與此同時晉陽刺史府,丁原賬下站滿了人。丁原看著手中的軍情,沉聲道:“匈奴起兵十萬兵分兩路襲我并州。此番匈奴來勢洶洶,諸位可有良策。”
“義父,孩兒愿帶精騎八千為先鋒,必破匈奴”呂布上前拱手道。
“哈哈哈,好,吾有奉先,區區匈奴何足道哉。然此番匈奴傾巢而出,兵甲遠多于我,切不可硬敵”丁原看著呂布還是很滿意的,如此猛將誰能不愛,但是丁原也不會傻到讓呂布帶那點人真的就能擊潰匈奴。
左側一文官急忙出聲道:“匈奴十萬大軍扣邊,非我一州之力可敵,當務之急應快馬加鞭報于朝廷。”
又有一個文官道:“并州除去茂邊軍士之外,我們只有四萬軍,不宜分兵據守。須卜骨都侯為主力軍,我們只需卡住他們等待朝廷大軍來援,匈奴即刻潰去。而去卑攻打雁門可責令雁門太守據守并快馬去信幽冀求援”
丁原點了點頭
“遣快馬火速進京,待我書信一封快馬向冀州刺史王芬、幽州刺史劉虞求援雁門。”
“令呂布為前鋒大將,曹性魏續為副將,率領一萬精騎往云中阻敵,待我大軍前來”
“其余眾將隨我帳下聽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