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圓境,能作為修煉一途的分水嶺。除了它擁有萬法的根本,能讓修者進行法術修習,祭煉法寶,御空飛行這些前階修者所不能企及的神通外。最突出的便是它的‘難’,難以突破。帝國修者何止千萬,其中包括許多聰明才智之士,終其一生也無法領悟五道真氣循環之法門,突破不到啟圓境。”
說到這里王文又頓了頓,然后正色道:“所以說,修行之道,是生靈感悟天地法則的過程,也是生靈擺脫法則桎梏的過程。它既是順天而行,又是逆天。因此,修者在修煉一途,努力、悟性、機緣,那真是缺一不可。”
劍離等一班學生只聽得面面相覷,張大嘴巴說不出話來。
王文微微一笑,接著道:“同學們也無須過于失望。正如宋院長所言,‘修行無盡處’。待到你們中院畢業,就算無緣國教五大上院那萬里挑一的遴選,也可以在帝國各機構或軍隊中邊任職邊修煉。中原除了國教和帝國機構外,一些游離在國教體系之外的‘辟隱流派’亦可提供修煉的機會。”
“比較著名的有‘道宮’、‘墨門’、‘農堂’三家。其
(本章未完,請翻頁)
實,修行的法門到了聚氣境,就已經基本傳授完畢。往后的修煉,主要還是靠修者自身的悟性,和各自所得到的機緣而定。故而后土大陸中,從來不乏獨自修行而不依附于各方勢力的散修。”
王文看見賀蘭舉手,便道:“賀蘭同學,請提問。”
“老師,‘修身養性,坐照聚氣,圓啟道窺。’那么,啟圓境再上一層是不是就是‘道窺’境?這兩者之間有什么不同呢?”
王文聽了賀蘭的問題,點頭道:“賀蘭同學,果然不愧為和賀鴻舉大將軍同一個村子走出來的學子,在知道修煉一途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卻依然著眼長遠。”
班里的同學大部分都不知道賀蘭和鼎鼎大名的賀鴻舉將軍竟是同一個村子的人,此時聽老師說起,不禁都‘哇’了一聲。
賀蘭卻表現得很自然,似乎并不以此為傲。
王文接著道,“啟圓境再上一層是窺道境,不是‘道窺’。啟圓是修者將五行真氣修到圓滿后,進而領悟出五道真氣循環之法門,使得體內真氣能夠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從而達到以氣御物的境界。啟圓境修者一旦祭煉出法寶,便能御空飛行。窺道是從五行生克中修煉出陰陽氣,并以此得窺天地法則,能借用自然之力。”
“如果單從這兩個方面來講,兩者有著天壤之別。但是,修者到了啟圓境后,一般都會獲得法寶的加持。許多啟圓境強者雖未突破到窺道境,但依仗強力的法寶亦能借用自然之力施展天地之威。所以,從表面上看很難判斷出修者的修為境界。因此,我們也可以這么說,在表面上看,啟圓境和窺道境的修者也沒什么不同。”
王文見賀蘭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遂笑道:“這些知識都是我的老師教授給我的,目前我無法證實的部分,只能原封不動地告訴你們,希望將來你們達到那個境界后能自己去求證。”
“至于窺道境之上還有沒有更高的境界,它們又是怎樣的,這就不是老師目前所能知道的了。據我所知,單單啟圓這一層境界,就已經是一個無比寬廣的天地,許多修者窮盡一生都不能完全參透其中的奧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