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過飯后略作休息,下午第一節又是修煉課。
王文來得很準時。鐘聲的余音還在校園里回蕩,他就拿著個本子,走進教室。
“同學們好!”
“老師好!”
“這一節課,咱們接著講上午沒講完的內容。上午有同學問我‘什么時候能修到御空飛行’,我要在這里告訴同學們,御空飛行可不是這么容易就能到達的境界。”王文一臉平靜地道,“不然的話,你們早在田頭阡陌,都能看到扛著鋤頭御劍去耕種的人了。”
“我不怕告訴你們,修行的路上到處是荊棘,它不會一帆風順。如果你沒有做好吃苦的準備,那么,你將在修行的路上碰得鮮血淋漓。修煉,它需要勤學,也需要苦練,需要付出足夠多的努力,同時也需要有足夠的悟性。當然,修行之路,機緣也非常重要。”
“說到修行的艱難,接下來我就講講修煉的各個階段,好讓大家對修煉有個更立體的認識。”
“修者之道有云:修身養性,坐照聚氣,圓啟道窺。修煉的境界可以從‘啟圓’境劃分成兩個大的階段。啟圓之前為基礎,啟圓之后才算真正地跨入修者的行列,才有了追尋那個終極目標的資格。”
說到這里,王文稍頓,環視了教室一周。
他見學生們都很認真地聽講,便繼續說道:“啟圓之前分為:修身,養性,坐照,聚氣,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其實也可以歸為兩個階段,其中的‘坐照’就是這兩個階段的分水嶺。”
“前面也大概提過,‘修身’,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去鍛煉身體,使身體變得強壯,能夠承受元氣在體內運行而不崩潰。雖然修身煉體是修煉最基礎的階段,但它卻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可以這么說,它決定著一個修者以后能走得多遠。”
王文還怕學生們不能理解,接著道:“我舉個例子,一個木桶,你想它裝得更多,那你必須把它造得更大。同樣還是一個木桶,你想它能接住飛瀑直沖而下的水流不崩潰,那你必須把它造得更堅固。我們的身體就是這個木桶,修身煉體的意義也正在于此。”
(本章未完,請翻頁)
說完,他停頓了好一會兒。
見沒學生提問,又接著道:“‘養性’,就是陶冶心性。修者通過內觀本心,去除雜思妄想,達到靜心。從而堅定本心,讓自己心無所惑。‘坐照’,是內觀達到一定境界后出現的內觀現象。修者通過坐照能分辨出自身的先天之氣,從而才能選擇正確的修煉之源。‘聚氣’,是通過各家法門引天地靈氣入體,在體內凝聚五行之氣。”
“這四個階段,修身作為最重要的一環,必須花時間苦練打好基礎。養性和坐照,則視個人資質。有些人能快速坐照成功,而有些人一輩子也不能成功坐照,后面自然就無法繼續修煉。當然,少時不能坐照成功的人,在往后的人生中經歷巨變,一夜成功坐照,修為突飛猛進的例子也是有的。成功坐照之后,聚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不同的只在于快慢、厚薄而已。”
“至此,修煉的基礎算是打好了。接下來,修者就需要面對‘啟圓’這座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