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老沈家還有三個女孩子,沈昔玉和沈昔玉才剛上初中,最小的沈昔倩小學都沒有畢業。
老沈家就那破磚爛瓦的幾間隨時可能倒塌的危房不說,這些年為了供沈昔古和三個女孩子讀書,沈山不得不向所有能開口人家開口。
朋友、鄰居、親人,沈山自覺的自己的老臉都快沒有地方擱了,甚至到了后期,每次只要沈山一出現,那債主家的孩子就會說:“爸爸快躲起來,大山叔又來借錢了。”
多少次,老實巴交的沈山都被這種場景弄得面紅耳赤。
可是為了討生活,為了供沈昔古上學,完成他老沈家幾代以來近乎執念的愿望。
沈山不得不委曲求全,舍下這張老臉,苦苦地哀求別人,甚至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會這么奇跡般地支撐了下來。
然而到了如今,似乎再也支撐不下去了。
沈昔古在讀初中時還好,鄉鎮里就有中學,雖然離了老沈家不近,卻也不算遠。
沈山就每隔一段時間背一袋子糧食給沈昔古的學校,作為沈昔古在學校里吃住的“費用”,包括伙食,包括書本費之類。
那個時候,糧食就算是一種硬通貨了,勉強可以支撐著沈昔古讀書所需。
再到后來沈昔古上了高中,這高中只有縣里有個幾個縣高中,沈昔古雖然是選了一個花錢最少的,可是還不得花銷?
特別是高中學校不在和鄉里的中學一般也愿意要糧食。
他們只要錢,沒有學費和生活費?抱歉,請你走人兒吧!至于你是不是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是抱歉,那個時期高考還是才恢復,誰知道政府咋想的?
高校豈會在乎一個兩個成績優異的窮學生?
沒辦法,沈山只得東拼西湊,東借西借,又拼了老命地掙些散碎錢,這才強撐著沒有讓沈昔古因為家里沒錢而輟學。
至于沈昔古在高中學校里的生活,可想而知也是艱苦,他本就是個懂事的孩子,明知家中困難,緊緊巴巴地供他讀書,哪里還敢有半分的懈怠,沒日沒夜地撲在學習之中……直到累暈在地里,沈昔今的靈魂莫名地出現。
如今高考在即,還有半個月就要進行。
對于高考,沈昔古倒是不至于太過擔憂,可是高考之后呢?伴隨而來的是更大的經濟需求。
沈昔古不敢相像,這一次,僅靠著自己勤勞卻老實巴交的父親沈山,又能有什么法子呢?
錢,從哪里可出?
借?老沈家已經負債累累,別說是借錢,只要債主們還沒有上門討債,沈昔古覺得他老沈家就足以上柱高香,大喊著阿尼陀佛了。
更不提老沈家的家庭成員們,總得糊口,這又是一筆花銷,砸鍋賣鐵供他上大學只怕也有心無力。
難道還要因為自己連累整個老沈家?
路,似乎已經在還沒有走的時候,就明知沒有了盡頭。
這些重擔慢慢傾軋在沈昔古這個日益挑大梁的青年的肩膀上時,他的話語日漸地少了。
隨著高考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接近,田隴上、山坡間、古道中,是一道一道沈昔古深沉的背影。
他在思索,他想應對。
他的腦海里浮現起一張張老沈家成員的面孔:
調皮可愛的沈昔雪。
“哥哥,我快要開學呢!假期過得可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