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導致了,整個光子前進方向就被迫發生傾斜,也就是光子會向引力場強的方向傾斜,這就是光線在引力場中彎曲的原因......”
一路上,張啟雖然只講述了半個小時。
卻是讓這些早已開始研究廣義相對論的科學家們大受啟發,望向張啟的目光更加崇拜。
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扭腰大學。
所有師生穿著學士服肅激動地站立再道路兩側,不斷呼喊著張啟的名字。
張啟在一種科學家的簇擁下走上了紅毯,邁步進入了禮堂。
禮堂之中等待著各國趕來的科學家們,還有更多的媒體記者。
科學家們紛紛落座,張啟徑直走上了講臺。
“大家好!我是張啟!
這一次我要講述的內容是關于地震發生理論。
首先,我要講一下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震動。
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被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
破壞性地震地面振動最劇烈的范圍稱為極震區,極震區通常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
地震常常會造成嚴重人員傷亡,還會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以及放射性物質擴散。
甚至,它還可能造成海嘯、山體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那么,我們來分析一下地震的成因。”
現場寂靜無聲,只剩下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
電視機前,所有民眾都認真地盯著屏幕。
地震這個話題,每個人都十分關注,因為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人能成功夠預測地震。
而地震每次出現,帶來的都是災難。
張啟繼續說道:
“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還是地殼能量的快速釋放。
而導致這種能量釋放的原因卻有很多種。
比如說地殼的運動,也就是地殼物質受到藍星重心的持續作用。
目前,已有足夠的證據表明,自地殼形成,地殼的運行方向受北半球重心作用,發生了明顯的規律性變化。
所以,地殼先是是向著北極方向運動,然后逐步南移。
其運動幅度和強度也有很大差別,通常是越向北接近越小,越向南遠離越大。
還有火山噴發,潮汐引力,甚至某一處施工,都可能引起地殼能量的劇烈釋放......”
頓了頓,張啟繼續說道:“我們知道了地震的成因,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去制造一場地震。這其中需要一系列的算法支撐,這些算法非常獨特,不僅僅是要計算某一種數據,而是要結合可以計算的所有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地殼分布和運動狀態。”
講到這里,除了一些資深的科學家,普通民眾們已經開始有些聽不懂了。
而一些科學家臉上也露出了疑惑之色。
一名教授舉手道:“先生,如您所說,地震這么復雜的成因,我們真的能實現計算嗎?這已經相當于蝴蝶效應了啊!而且還是多方面的蝴蝶效應造成連鎖反應,我們也不能掌握所有信息,若是出現一些我們未知的影響,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啊!”
張啟笑了笑,淡定地說道:“我們不需要完全掌握所有的信息,我們也的確做不到。只要我們將這種未知的信息造成的干擾做到最小,就可以嘗試人為制造一場地震!”
“先生!那我們是不是先要掌握試驗地區地殼下方的狀態分布和運動情況?以我們現有的勘探手段根本無法做到啊?”
張啟嚴肅地說道:
“通過勘探,我們的確無法得到完整的信息。
但這一切,都可以通過計算做到!”
嘩~
整個會場一片嘩然。
計算,又是計算!
真的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