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娜聽到這話,她便如像小雞啄米一樣點頭。
她也對功夫茶的流程十分好奇。
茶藝師看了她一眼,面帶微笑著介紹道:“功夫茶一共有十八道工序,分別用十八個詞語概況。”
“不知道小姐對九州國的文化了解多少,能不能聽懂我說的十八個詞語當中的含義。”
聽到這句話,妮娜連忙點頭回應道:“我對九州國的文化十分感興趣,之前還特意讀了許多古典,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不過我現在開著直播,觀眾的底蘊不太行,還請師傅能講得稍微仔細一些。”
茶藝師掃了妮娜手中的手機一眼,笑著點點頭答應了后者的請求。
“先跟幾位介紹一下今天的普洱功夫茶用具,紫砂壺、蓋碗、玻璃公道杯、品茗杯若干、茶則、茶匙……”
茶藝師將點到的茶具如孔雀開屏一般,按照次序擺在眾人面前。
“第一步,鑒賞香茗。”
“我手中這一壺普洱茶葉,是從我家的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現在置于賞茶盤中,還請客人們鑒賞干茶。”
茶藝師纖細的手指捏住茶蓋頂端,將里面的干茶葉送到宋石三人的眼前。
“洱茶一共有六大要訣:一看其形,結實光澤而非松脫暗淡;二聞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霉味;三辨其色色如栗如棗,不能過黑過淺。”
“四品其湯熟茶有熟味、沉香,但無論生熟皆應醇和、爽滑、回甘忌澀味雜味;五看葉底葉底柔軟、有伸張性,葉底是否和茶商描述的用料相符;六合己心適合自己的口感與需求。”
茶藝師的聲音不急不緩,將普洱茶的鑒賞方法徐徐道來。
這番專業的知識講座,也讓直播間的外國觀眾們聽得目瞪口呆。
他們沒想到,只是泡一壺茶葉,竟然會有這么多的講究。
“我的天!九州國的文化也太源遠流長了吧!喝茶都有這么多講究。”
“聽說九州國幾千年前就有茶葉了,幾千年前,我們國家連毛都還沒有呢怎么比?”
“要知道霓虹國的茶道也是源自九州國,他們曾經還是附屬國。”
“今天又見識到了新的東西,學到了!”
……
直播間的觀眾們議論之時。
茶藝師又講述道:“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于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她將一壺沸水緩緩淋到茶壺之上,頓時一陣悠悠的熱氣蒸騰而起。
“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后茶梗。”茶藝師取出茶匙,開始裝茶。
“接著是懸壺高沖:向孟臣罐沖注水,直到水滿壺口為止。”
“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讓茶葉在沸水的激蕩下,充分浸潤,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發揮。”
茶藝師說話間,一陣普洱清茶的香氣撲鼻而來。
三人呼吸間都感覺了一陣清香感。
“緊接著春風拂面,用少壺蓋刮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沖去壺頂產泡沫。淋壺可沖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沖到氣孔上,否則水易沖入壺中。淋壺的目的一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于茶香的發揮。”
茶藝師手中的動作不停,同時同步講述著這一步驟的作用和用意。
“熏洗仙顏,這時候要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茶藝師面帶淡笑,剛剛浸泡的茶水便被她倒入了一旁的茶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