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武戰便不打算去親力親為了,他只需要放手讓兵部去做便是。
他也有理由相信,身為兵部尚書的于謙,斷然是不會讓他失望的。
嗯?
當武戰提到各地官員稀缺之事時,眾人不禁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尤其是伊安、諸葛元平,都顯得有些坐立難安。
他們都清楚,現今,大商王朝新立,實際上,各地官員,基本還是大夏舊臣。
而此次,武戰冊封文武百官。
實際上,也只是著重將朝歌城內的大夏舊臣給封賞了對應職位。
也就是說。
武戰此言,極可能是要將大商天下各地官員進行一個大換血。
這本無可厚非,但,一則他們身份敏感,乃是大夏舊臣,不好隨意出言。
二則,他們深知各地官員的組成部分。
多數都是由各地的大家族子弟、豪紳子弟所擔任。
想要更換他們可不容易。
遇到的阻力,可必然會不小。
需知,大夏王朝當年鼎盛之際。
夏王也是向各地大家族、豪紳妥協了。
這才讓各地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大家族子弟,豪紳子弟去擔任要職。
而蕭何等人考慮的則不是更換各地官員的難度。
他們考慮得更多的乃是要從實際上去解決問題。
如何挑選人選來大規模的替換各地官員。
畢竟。
他們都很明確一點。
那就是,現今,大商王朝各地官員,除了北方三道,經過武戰的大力整治之后,風氣好了許多外。
余者,都是歪風邪氣遍地。
急需要大換血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若不然,他們身處于朝堂之上,貴為三省六部高官。
但,命令傳達到下邊,那些人陽奉陰違,令他們政道不通,他們不就難受了?
大商王朝的發展也要隨之停滯,乃至于倒退。
故。
大換血,是他們一致的目標。
沒人有異議。
過了許久,蕭何緩緩出聲道:“陛下,微臣以為,短時間內,或可效仿陛下當年在西北兩道的做法,從大商軍中,挑選可用之人,先行把各地官員大換血再說。”
蕭何的說法,也很符合武戰的心意。
雖說,從大商軍中挑選人去擔任各地官員,多少會有點能力不足,或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但,有一點卻是可以保證。
那就是,他們的忠誠。
用他們去替換掉各地的官員,再不濟也能保證政令暢通無阻,屆時,有三省六部掌控大局,即便是他們能力略有不足。
暫時也不會出現什么大差錯。
可以說,是一個快刀斬亂麻的好辦法。
“可。”
想到這里,武戰便是同意了蕭何的辦法。
隨之下令道:“蕭何,此法,既是由你提出,那便由你親自去挑人,用以進行一場徹底的大換血。”
“諾。”
蕭何一絲不茍的領命道。
“陛下,微臣以為,蕭何大人的法子很好,但,在大換血之后,微臣覺得,對那些被替換的各地官員,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微臣覺得,可派專人前去考察那些被替換的各地官員品性,若當真不可用就不提,若其中有可用之人,可報與吏部,由吏部再對其進行合理的任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