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嚴和好友面對面的坐著,一時無言。
周嚴抬手到了兩杯葡萄酒,給了好友一杯,好友什么都沒說只是默默的拿起了水晶杯,看著里面流淌的深紅色酒液,端起杯子喝了一口。
神奇的味道瞬間充斥了他的味覺感官,濃郁的葡萄香伴隨著一股淡淡的酒香,濃郁卻不醉人。
香氣馥郁,伴著酒香桌上的菜都更美味了,周嚴加了一筷子酸辣土豆絲給自己的好友,兩人無言的開始了相聚的第一餐。
剛開始男子還矜持著,越吃越控制不住自己,吃的筷子飛出殘影了都,周嚴也沒有在意,知道他這一路辛苦,囑咐后廚在做一點消食的山楂糕。
“張敏,這幾年過得怎么樣,家里還好吧。”周嚴還是開了口,想問問還有這些年的生活怎么樣。
張敏看著周嚴一時不知道該從何說起,遍沒有接他的話,只是問道“這次你信中所寫的可是真的?”
周嚴就知道自己的一番關心都是白扯,這些年他最關心的還是水利的事情,看來他并沒有真的放下當初的理想,遍和他從羅家種的一小片水稻聊起。
兩人喝光了一壇葡萄酒,菜也吃的差不多了,周嚴在把事情說個明白。
張敏不敢相信的看著他,要不是對面坐著的是自己的多年好友,他都以為他是在誆騙他了。
新帝真的因為一塊不知道產量的水田,就大力的支持周嚴興修水利,這是張敏不敢相信的。
在他的記憶里,皇帝還是先帝,那個荒唐可笑的老頭,什么都沒有長生不老煉仙丹重要。
周嚴在飯后帶著好友去了書房,把圣上的親筆書信都拿了出來,張敏挨個的看了一遍這才接受了新帝是不一樣的,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皇帝。
但是張敏并沒有馬上答應周嚴,而是要先去看看羅家村的情況再做決定。
周嚴也知道,水利的事不是誰都能修的,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修的,這事要實地考察下一番功夫的。
周嚴讓好友先休息兩天,兩天后帶他再去羅家村。
而羅家村還不知道自己村子在幾天以后就回來一位大金朝有史以來最善于興修水利的大才子,也不知道自家村子以后會成為遠近聞名的稻米鄉。
這幾天羅家的豆子都已經開始熟了,白天偶爾就能聽到豆莢噼啪的開裂聲,羅家村只要種了豆子的人家都能聽到這個聲音。
村長帶頭開始了豆子的收割,收割好的豆子就拉到羅立家去,羅祥就在院子里開始收豆子,一個本子一支毛筆把每一家收上來的豆子都記得清清楚楚的。
羅家開始了大面積收割豆子,這兩天忙的是腳不沾地,每個人都下地干活了,豆子才收了一半周嚴就帶著張敏來了羅家村。
周嚴帶著張敏在羅立家門口站了半天,最后還是被趕回來做午飯的林氏和老寂給請進了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