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特助很委婉的說“江小姐跟你們合作也不完全是看在朋友的面子上,您只要好好做產品,給我們公司合理的回報,我們的合作才能進行的長久。”
在商言商,江明鐺是個商人。
她的團隊沒有生產能力,在國內這種跟風很快的風氣下想要做出自己品牌很難。
跟大公司合作也體現不出優勢出來。
而像華英這種冉冉升起的小廠是她首選的目標,無他,華英有一定的生產能力,而且在小廠家里面算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朱廠長看到范曉娟給過來的合同和設計稿激動不已“行啊小范,那咱們廠以后一季產品都做兩季賣了。”
這樣就不用擔心外頭人跟風模仿了。
等他們仿著華英打好了版,咱們都換過一季了。
服裝行業就是這樣,哪怕領先對手一個月,都會創造出不一樣的成績。
“廠長,咱們先把質量控制好,以后說不定還有大單子做。”雖然于特助沒有說出口,但是江家在海外銷售的單子絕大部分還是國內代工“咱們廠里還能接過來一些海外代工的活。”
她把想法跟朱廠長說了。
專賣店肯定開出來不止一家,既然這種生產模式能夠做,做出來又有盈利,廠里可以拿著盈利在各處買商鋪。
以后就不用租人家的店面了
對于廠子來說,有現金盈利,一般也拿來擴大投產,或者是買地置業,手里頭有地的國營企業有不少,大部分在幾十年以后,經營不下去的時候,還能出租房產為生,有些廠子自由地比較多,還能自己成立物業公司,安置不少職工。
國營廠嘛,不僅僅是要為國家創造利潤,還有自己的使命感跟責任感,不能輕易放棄任何一個為廠子奉獻過青春跟鮮血的工人。
大部分還是因為給地方上做出了貢獻,地方政府給的地。
華英廠只是一個規模很小的老牌國企,政府當年劃撥出來這樣一塊地做廠房已經是破天荒了,想要跟別的廠子一樣等著政府撥地顯然不可能。
“咱們剛好手里頭有錢,我建議是做兩個方向的投資,第一是在京滬廣這種大城市買中心地段的店面,作為咱們的儲備資產,第二是培養更多的人才出來,尤其是咱們生產線上的員工,華英做的不是流水線,員工是廠里最重要的資產。”
朱廠長表示同意。
“再就是,咱們不能當守財奴,得讓錢生錢,現金貶值速度快,咱們也不是私營業主,這錢賺來說花了就花了,說分了就分了,得對國家有交代,買個固定資產在那里,總比放著錢,出了大太陽拿出來曬曬好。”
朱廠長忍俊不禁“我看你啊,才是個大財主,滿腦子就是賺錢了。”
范曉娟打趣他,他還反過來說上她了。
現在廠子辦好了,現金流嘩嘩的,上門求合作的也不斷,這里面有好項目,也有不好的,華英廠現在生產力不足,人才儲備也不夠,目前只夠多開一到兩家專賣店。
朱廠長現在也覺得另外買幾個店鋪的主意不錯。
“行,這件事情就都交給你辦了,目前廠子里面的資金也不算太多,咱們再增加一倍的生產車間的產能,再招一些人,另外再辦兩個店鋪”
“另外,咱們廠子里以后增加銷售獎勵,按照比例給銷售部門發獎金,你們市場部跟銷售部形成競爭關系,以后很有可能要搶產能哦。”朱廠長戲謔道。
順便報了個數字給她,一部分是她們銷售部的獎金,小孟跟馮濤到的時間不長,大部分都是給她的,一部分是單位給的買店鋪的預算,剩下的一部分應該撥給了馬向華,給生產車間做擴產預算。
這么多,范曉娟的眼睛都亮了。
而且,朱廠長這是打算把賺來的錢都花了啊。
她沒有白信任單位,為了公司的事情連自己的私人關系都動用了,廠里也給了她相應的回報
真正讓她興奮的是以后的計劃,三年內,要在京滬廣三個城市都開上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