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姐算是緊趕慢趕的,總算跟上趟了。
看著廠子里有這么大變化她能不高興嗎
“這里這里,重新粉刷一下,電燈裝好,電風扇也裝好,玻璃全部都換成透明玻璃,以后這里做成能容納七十多人的生產車間,另外的那邊,把木工車間也挪過來,這邊光線好,通風也好一些,我跟馬飛提了一下,他也說好。”
以前馬向華就很羨慕人家大廠的環境,現在她不用羨慕別人了,廠里面給她撥了幾萬塊錢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
“我聽說,咱們廠子里以前還有職工宿舍的”范曉娟打起了廢棄職工宿舍的主意。
“別提了,七十年代為了分房子還打過架,后來干脆就空著了。”馬向華擺擺手。
范曉娟到處跑,見識也比別人要多一些,她見生產車間經常要加班,如果廠子里有個床位休息一下,住的遠的就不用跑來跑去,辛苦的很。
“這樣吧,職工宿舍按照八人一間的標準,重新裝修做成高低床,廁所也裝修出來,每一間都要有廁所,裝修好了以后分給生產車間的人午休用,如果有人住的遠,也可以申請在單位寄宿。”
八人一間,這也就讓那些眼饞單位福利分房的人閉上了嘴。
一般人如果自己在京有地方住,誰愿意住這種“福利”房呢。
但是確實也給一部分員工創造了福利,生產車間至少有一半人,家里都不在這附近,加班還讓她們長距離通勤給人帶來了極其不便利。
有時候加夜班,住的遠的就只能在廠里面打個地鋪睡。
不然馬向華也不會總埋怨范曉娟總搞一些突發的單子給她們做了。
“這朱廠長和潘主任能同意嗎”
“我提了,他們也同意了。”
馬向華覺得范曉娟這人真是靈泛極了。
她比了個大拇指“我替真正需要的人感謝你。”
范曉娟笑笑“那馬大姐,以后廠里面的活估計也越來越多了,最近招的人都上崗了,可時間還不夠。”
馬大姐拍拍胸脯“給我解決宿舍,我敢保證不少人愿意主動加班。”
有加班費,還解決了住宿的問題,還是很多人愿意在產線加班的。
這批招工的時候她就發現,現在招來的大部分的工人都不是京市本地人,一個普工要在京市找地方住,賺的錢也所剩無幾。
如果廠里能住宿,最起碼可以解決很多人的根本需求。
廠里根本沒人有意見。
范曉娟沒想過朱廠長為什么不同意,因為最終通知發出去的時候,是針對全廠范圍。
不僅生產線能夠申請,其他人也能申請。
但前提條件是申請了廠里的鋪位,不能長期空著,如果發現連續一個月沒人住,按照市場價格收取床位費。
等截止日期結束,來申請住宿的人果然都是那些家在外地的,或者說雖然是家在本地,但是離廠里太遠,通勤很不方便的那種。
其中生產車間的人最多。
大家都說范曉娟格局大,自己不需要宿舍,但是幫助員工解決住宿的問題,就是一個字
“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