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李艾芳的耳朵里,這話就如同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內心,至少現在她不是那個被要著一直忍者的人,一直遷就的人了。
李艾芳的媽氣呼呼的說道:
“再怎么那也是我閨女,輪不到你到我面前對我指桑罵槐。”
于蘭審視著李艾芳她媽,平復了下情緒,說道:
“我前一段時間出去,別的沒有什么收獲,見聞倒是聽了不少,去首都的時候,聽了一個十來歲的沒了的案子,倒是被好好的教育了一番,現在我也說給你聽聽。”
“那個民警和我說,小孩這么選擇,有一部分,是報復。
跳下去的一刻,是知道會傷害父母,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用自己的命,來換父母痛哭流涕。
看起來是一個人死了,其實是一個家庭同歸于盡。
很多父母這時候哭天喊地,說小孩怎么這么傻,不明白,有什么賭氣的,要去死,不值得。
他說,小孩不傻,小孩就是要走這條路,他就是要你這樣。
哪吒鬧海,拔劍自刎,你說哪吒傻不傻。哪吒也不傻。
橫眉怒視,他心里是這樣的,后悔不后悔,不是那個時候想的事。
成年人活的久了,活的圓潤了,知道忍一時,得過且過,小孩不是的,小孩沒有那么圓潤,是砥石,是生命比較原始的狀態,所以小孩明白的,我們大人有時候反倒不明白。
小孩的世界,恨起來,就是活一口氣。
這口氣,你給我的,我還給你。
想想還挺快意,但這個快意,是悲劇,是我們不想看到的,小孩在這一刻,沖動是有的,他會不會后悔,不曉得了,人已經走了,我們難過,是因為小孩確實不值,當然,也為父母遺憾,這個結果,本來是可以避免的,怎么走到這一步。
一句話,這里面,生出了一種怨恨。
這種怨恨,很多父母不理解,覺得小孩怎么會恨我,我對他那么好,我把他養大,給他吃,給他喝,教育他,罵他兩句,也是為他好,他怎么會恨我。
其實這么想的父母,就搞錯了一點,把小孩當小孩,當成書本上的寫的那個小孩,自家小孩,和別人家小孩,沒有什么不同,小孩嘛,還不簡單,這個錯誤,就像很多父母,把小孩當成各種東西,當成心頭肉,掌中寶,當成道具,榜樣,寵物,當成希望,當成龍,當成鳳。
就是不把小孩當成一個人。
人就有恨,喜怒哀樂恨,人都有,一點不意外。
你打了小孩,小孩恨你,不會管你是個什么,你養育他,他也可以恨你,你上班在單位讓你拼命干活,你也可以恨你老板,很多人一想起老板,就恨的不行,老板說我每個月發錢給你,你怎么可以恨我,他就大罵,說又不是我逼你發錢給我的,我也給你創造價值了好吧,小孩也一樣,說也不是我逼你養我,當初你們要我,也不是我非要出來,你們如果當時跟我講,把我生下來,是要我給你們當龍當鳳,被你們罵來喚去,那我可能就不會出來。
這么講,肯定絕情了,但很多父母,有件事沒搞明白。
你要真給小孩選一次機會,出生在哪個家庭。
你就會發現,自己沒有什么競爭力。
換句話講,我們的一些父母,不要覺得生了孩子,是給孩子一個大恩德,好像把孩子生出來,孩子一輩子欠你的,這并不是正確的。”
于蘭最后看著李艾芳說道:“你問問你閨女,這么多年以來,你這么做,她恨過你沒有?你們母女兩再聊聊吧,留下吃飯的話,艾芳你告訴我一聲。”
說完于蘭就出去了,她還是得把空間留給屋子里得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