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衷很簡單,就是為了讓咱們華夏在消費電子領域,能夠有領先世界的技術,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好的視聽體驗,能夠幫助咱們國家整個行業發展進步。”
剛拿到這個詞兒的時候,姜萬猛是拒絕的。他感覺這些話有些假大空,當初做這個,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應用方向,或許能賺錢,哪兒想過這么多啊。
但是被章楊說教了一番之后,他就明白過來,這叫做人設,是讓消費者喜歡你,并且喜歡這個產品的。你要說只是為了賺錢,消費者可不買賬。
于是姜教授就開始一本競爭的說著這番話,反復錄制了很多遍,后來他自己都相信了,甚至在懷疑,當初他是不是就這么想的,只是后來忘了?
……
“誒,你們昨天看電視沒,就是晚上快到半夜的時候播放的一檔欄目,叫做什么科技之路的。”
“你也看了?那上面說有一種全新的錄像機,叫做什么VCD,用一個小小的光盤,就能播放電影,能聽歌,還能跟著唱歌呢,這就相當于家里有了個KTV啊。”
“是啊,上面還說是一位姜教授跟一位美籍華人工程師聯合開發的,他們擁有唯一的專利技術,目前是行業最為先進的。”
“你們覺得那是電視節目?我怎么看著像是廣告呢?上面說了不少消費電子行業的事兒,但最后還不是推薦VCD?這不就是廣告么。”有人反駁道。
“什么廣告,那是專家、教授給大家講課,告訴大家消費電子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產品,不過是舉個例子。”
幾個人剛開始還熱熱鬧鬧的討論,不一會兒就變成了爭論,甚至是爭吵。很多不知道情況的人也都打聽是怎么回事,不知不覺,他們也記住了VCD三個字母。
這個VCD,真的比錄像機還好?不過看一盤光盤的價格,是比錄像帶便宜多了,還方便存放。
有人家里買過錄像機,錄像帶弄了一墻,有時候一個電影要分上中下三盤錄像帶,甚至是分為四盤錄像帶。
哪兒像這個VCD啊,一張光盤可以存儲一個小時的電影,最多兩盤就搞定了。而且兩盤加在一起,也只放在一個精薄的盒子里,比錄像帶好儲存多了。
此時主流的錄像機,還是那種播放錄像帶的,甚至在章楊重生前,還有一些人家里有著這種老古董,可能只是為了懷舊收藏吧。
還有一種機器,叫做LD大影碟機,影碟更大,也是激光刻錄,存儲量也更大,但是占用的空間更大,價格也極其昂貴。
前世錄像機和LD大影碟機,都是VCD的手下敗將。之后VCD會發展成DVD等,逐步成為了最主流的影音存儲設備之一,直到被移動硬盤和U盤所取代。
沒有什么技術是經久不衰的,甚至很多技術都如白駒過隙,曇花一現。
但是VCD極其后續技術,至少有二十年的黃金期,包括在章楊重生前,雖然已經算不上主流了,看還沒有被取代,依然有許多應用。
只是前世這些技術,都掌握在島國和一些歐美公司手中,以島國公司為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國內這邊不懂得應用,不懂得推廣,不懂得保護。
現在章楊已經幫著萬燕公司將技術保護起來,也用在了游戲機上面,拓寬了這個產品的應用方向,接下來就是推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