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為了新款掌機的生產和發售,世嘉必須要準備一大筆資金,那么現在是為了快速回籠資金?
既然如此,那就應戰好了。
“我們現在智多星G的生產成本降低到了多少?”章楊問道。
“大概一萬八千日元,不過還要考慮代理公司的傭金等,所以我們的實際成本肯定要增加一些,再算上零售商的利潤,我們最低可以降低到三萬日元左右,再低就真的沒有利潤了,代理商那邊也會有意見。”
智多星跟嗦尼等公司不同的是,他們沒有自己的直營門店,必須通過代理商和零售商來銷售,所以必須給對方留足利潤,否則對方憑什么銷售你的產品?
“成本還能降低嗎?我們的生產效率,能否繼續提高?”章楊追問道。
“還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也不會太多。如果明年我們更換了代理商,交給華島精靈公司代理島國的銷售,在其他市場重新尋找代理商,少了萬新公司的一層費用,我們的售價肯定能再次降低一大截。”
“那好,宣布吧,我們智多星G的零售價,降低到29800日元,要比世嘉的更便宜。不就是打價格戰么,我們需要害怕?”
價格戰,拼的就是成本和公司資金實力。但不管怎么做,不能賠本甩賣,否則就容易被對方抓住把柄,控告你傾銷什么的。
當然,如果你賠本甩賣,賣的還很一般,那就不會被控告,可是這樣的結果更慘。
反正賣游戲機的利潤本來就不高,這部分不要都沒問題,靠著賣游戲就能賺回來。你游戲機賣的越多,才有可能讓游戲賣的更好。
任天堂就是靠著這個策略,才成為了行業老大。淞下等3DO陣營的就是不懂這一點,才讓他們合力開發的游戲機賣的很差,同時也沒怎么賺到錢。
世嘉降價的第一天,銷量就逆勢上漲,而第二天,智多星公司宣布,他們的智多星G價格也開始全線下調,理由是電子元器件成本下降,生產效率提升,為了回饋廣大的游戲玩家。
這下子,其他游戲機廠商都坐不住了,32位機的比拼,他們誰都不想輸。可是大家本來好好的賺錢,保證有一定的利潤,世嘉竟然開啟價格戰,那誰不敢似的。
隨后NEC、嗦尼、淞下等公司紛紛表示自己公司的新款32位游戲機降價,甚至一些公司還將16位游戲機的價格也下調了一截,就是為了搶奪市場。
一時之間,全球的游戲機銷量都再次有了快速增長,又趕上了暑假的黃金銷售期,行業整體變得更加繁榮了。
在這中間,卻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例如雅達利、NEC等,他們就算是降價了,還是沒人買。
雅達利已經在申請破產清算,股東還聯系了幾家公司,打算整體出售。如果經過專業的人士操作,他們還是能甩掉一些債務,將一些資產的價值放大。
NEC則對游戲市場要徹底失望了,他們降價之后,居然還是賣不動。在16位游戲機上,他們可是能跟任天堂SFC、世嘉MD掰腕子的啊,這次居然撲街的如此徹底,難道銷量連十萬臺都達不到?
還有一些公司,正打算今年末或者明年初推出自己的游戲主機呢,但是忽然看到游戲機整體降價了,他們都傻眼了。
這個售價,他們得賠錢啊。繼續做,可能賠錢,不做,之前的投入就確定賠了。
于是這些公司,都恨上了第一個宣布降價的世嘉公司。而此時的任天堂,正在坐山觀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