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記得,3DO并沒有按照那幾位股東的想法盈利之后,淞下提出了另外一個計劃。我們不就是比嗦尼的PS圖形處理差一些么,那就開發一個外接設備,讓3DO真的能夠玩3D游戲。
這個計劃提出來之后,其他股東表示需要商討,因為這又要付出一大筆錢。而且淞下來負責研發,那么就表示無論研發成功與否,淞下都不會虧,其他股東則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而其他股東也發現,他們跟其他公司最大的差距,實際上是游戲軟件。看看智多星公司,硬件技術還不如他們呢,但是游戲多,賣的還便宜,在此時的32機市場上,銷量處于次席,如果不是3DO多家授權,任天堂就是此時的銷量之王。
所以3DO公司開始自己收購一些游戲公司,別的公司不支持我們,那我們就自己開發。于是他們推出了一款3DO游戲機史上經典的游戲——D之食卓,這款恐怖游戲上市之后,好評率極高,賣的也不錯。
3DO公司嘗到了甜頭,決定大力開發游戲,靠著游戲一樣能賺錢。至于說游戲機,現在這樣的已經夠了,硬件研發方面,可以暫緩。
這一點,也符合EA公司曾經的策略,畢竟此時3DO公司的CEO,是曾經EA公司的創始人兼CEO,很明白游戲的市場有多大,又該怎么賺錢。
EA之所以發展沒有特別好,是因為當時EA專注于研發電腦游戲,而任天堂和世嘉卻將電視游戲機重新帶火,所以EA才會加入3DO公司,為的就是重新奪回市場。
此時的3DO公司矛盾重重,淞下將自己生產的3DO,賣到了美利堅市場,而美利堅市場還有3DO公司的股東AT&T等,他們也生產3DO游戲機。
這樣一來,AT&T公司就會很不滿,你在島國賣就好了,干嘛還來美利堅這邊跟我搶?
而淞下則認為,當初授權給三洋公司,也是AT&T公司一力促成的,讓淞下在島國市場多了一個對手,偏偏三洋賣的還比他們便宜。
這就是多公司合作的弊端,一旦出現矛盾,很難調和。每個股東都有自己的利益,看起來他們各自都有擅長的地方,可卻難以整合到一起。
不過隨著世嘉等游戲機的降價,3DO的游戲機也開始降價,目前硬件已經不盈利了,這讓淞下更為不滿。
不賺錢的游戲機,我們生產干什么?授權的游戲,也是授權給3DO公司,不是只授權給我淞下,分紅是大家分,憑什么我們淞下要浪費產能,生產這個游戲機?
我這邊要提升性能,你們又不同意拿錢,這合作沒法繼續了。
幾天之后,章楊得到了一個消息,淞下的代表在3DO公司的董事會上,跟其他幾位董事吵起來了,這家公司的經營方向出現了嚴重分歧,別看游戲機銷量增長很快,但用不了多久,將不再是智多星的競爭對手。
因為3DO公司內部此時有了一個新的想法,讓公司成為一家專門開發游戲的公司,放棄硬件的研發,這就讓淞下的優勢蕩然無存。
放棄硬件研發,也就表示3DO公司的游戲機,沒有第二代了,看來用不了多久,游戲機市場就會少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
只是在這個好消息傳來之后,馬上又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