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到了四月份,從去年開始的亞洲金融風暴,還在繼續。
不過印泥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簽訂了一份新的援助協議后,東南亞的匯市開始逐漸平靜了。
聽起來好像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幫了印泥,可實際上這個組織總部也在美利堅,或者說是美利堅牽頭成立的,代表的最大利益,依然是美利堅,是華爾街,也包括西歐一些資本大鱷團體的利益。
簽訂了這份協議,就會在未來幾年時間,經濟受制于人。可是不簽,那么現在經濟就崩盤了。
思考了很久,迫于壓力,印泥不得不屈辱的答應了這個條件。
而索羅斯帶領的國際炒家,又開始主攻島國和香江,希望將這兩個世界四大金融市場打垮,這樣未來就只有兩大金融市場了。
而亞洲市場,則要受到他們的操控,成為一片完美的韭菜地。
只可惜他們錯誤的估計了香江的堅挺,或者說沒想到內地竟然如此狠,拿出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救市。
不但穩定了香江的股價,還買走了大量的到期債券。
其實香江當初瘋狂的發行債券,就是不列顛那幫人的主意,反正他們要走了,當然多撈一筆。
當時發行大量的債券,看起來讓香江變得更加繁榮,基建變得更好,股市也一片欣欣向榮,可是外匯儲備太低,當發生擠兌風潮的時候,根本扛不住。
幸好不只是香江,就連澳城那邊也拿出來了一大筆美金幫助,而內地援助更多,讓國際炒家兩次進攻,都是兩敗俱傷。
他們來是為了賺錢的,可不想在其他市場賺到的錢,在香江這邊又賠了進去。所以此時的國際炒家們,已經分成了兩派。
一部分認為賺的已經足夠多了,該走了,否則剩下的利潤也將搭進去,那這段時間的努力不是白費了?除了讓印泥等國家變成了真正的韭菜地,他們將沒有太多的實質利益。
還有一部分認為香江和島國挺不住的,繼續進攻,就能徹底擊垮這兩個市場。南韓和寶島的經濟也那么好,還不是被他們割了一茬?
一旦擊垮香江和島國,他們之前損失的錢,不但都能賺回來,未來更是能擁有過更高的話語權,賺到更多的利潤。
這時候,威爾已經開始做撤出的準備了。聽起來撤出很容易,實際操作起來,卻很費精力。
比如你拉高了一只股票,賬面上賺了一倍,可如果你一下子想要都拋出去,那時候沒有足夠的資金接盤,那么股票的價格會不斷降低,同時還賣不出去,你的利潤也就開始減少,甚至有賠的可能。
威爾作為專業的金融經紀人,自然也懂這個道理。他們在一點點的將資金抽離,反正還有許多國際炒家沒有撤退呢,他們會成為完美的接盤俠。
當初章先生交給他的三億美元的資金,如今的價值已經超過了十億美元。他緩慢的抽離,最少能保證剩余十億美元,那他就用三億美元,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為章先生賺到了兩倍以上的利潤,章先生應該會履行承諾,讓他管理一家投資公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