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多星集團的電子產品全線降價,這極大的刺激了市場上電子產品的銷量,但是卻讓一些剛剛成立不久的小電子廠舉步維艱,甚至隨時可能破產。
之前明明看這個行業很不錯,還覺得在智多星集團的帶領下,能夠蓬勃發展呢,怎么智多星集團竟然會選擇降價?
之前智多星集團產品價格高的時候,一樣賣的很好。名牌產品么,質量信得過,價格高大家也愿意接受。
可智多星的產品都降價了,其他產品就徹底沒有了生存空間。
很多人都說,智多星要壟斷市場,做價格大鱷。
這個消息自然也傳到了章楊的耳朵里,但他并未在乎。其實早幾年智多星就能這么做,只是一直以來都沒出手而已。
這兩年一些公司越來越過分,依附在智多星的身上,卻不思感恩,反而處處跟智多星對著干。
癩蛤蟆不咬人,膈應人啊!
在華夏的許多產品市場上,一些大企業都是靠著價格戰崛起的。比如早幾年的長紅電視,靠著價格戰,迅速成為了國內電視機行業的龍頭老大。
只是他們太過貪心,試圖壟斷21寸電視機市場,瘋狂的囤積21寸的顯像管,讓其他家被迫開發大屏幕的電視機,反倒是開啟了大屏幕彩電的時代。
還有連想集團,也是靠著打價格戰,將個人電腦的價格一降再降。從幾年前的兩萬多一臺,變成現在的一萬塊左右,還有一些便宜的,六七千就能買到。
連想集團也成為了國內頂級的PC廠商,并且在亞洲都站穩了腳跟,在全球也有了名號。
智多星集團在國際游戲機市場,最初也是靠著廉價的游戲,迅速打開了銷路,占領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然后才一步步崛起,成為了如今行業的老大。
前世靠著價格戰,成為行業老大的企業還有很多,比如華夏的格力空調,格蘭士微波爐等,都是如此。
規模化的生產,高銷售量,高質量,低利潤率,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也就節節攀升。
等徹底占據市場之后,再提出自己的新標準,一樣能夠賣高價品賺到錢。
不過像智多星這樣本來就是行業翹楚,也是標準制定者的率先降價,打價格戰,確實非常罕見。
因為價格戰,導致智多星的產品利潤率大降,雖然銷量提升了,可是利潤還是有所降低。并且更快速的將市場填滿,對未來的銷售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章楊清楚,這么做,很快就會有人來管,這不。才一個多星期,上頭就有人打電話要跟章楊談談。
……
劉源,信產布的頭。昨天接到下屬匯報,說內地的電子產品最近出現了很大的狀況,有可能開倒車。
電子工業這塊責任,剛剛并入信產布兩年左右,劉源也知道這塊雖然不是國家的支柱產業,但未來肯定會原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