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機因為價格太貴,國產的電視機看著一樣清楚,價格便宜一兩千,誰還非得追求進口的?
有那個錢,等過兩年我都可以換一臺新電視機了。
大家都知道,現在電視機的技術發展速度飛快,從屏幕的尺寸發展上就能看出來。十年前的時候,主流是十四寸的,五年前的主流是二十一寸的,而現在的主流已經是二十七、二十九寸了。
淞下是有三十多寸的大電視,可是一般家庭客廳也沒那么大,買這么大的電視干什么?華夏的高端市場,畢竟還很小。
淞下的另一個主要產品錄像機,更是早就賣不動了,先是被VCD頂,后來又被DVD和游戲機頂,錄像帶早就沒人用了,又大又占地方,還不夠清晰。
淞下的其他產品,在華夏更是難以打開銷路,如今淞下的華夏分公司營收日漸下滑,據說剛剛換了新的負責人。
另外一個島國的電子巨頭就是嗦尼,他們本來也瞄準了華夏市場,認為打開這個市場,就能賺到豐厚的利潤。
本來他們的隨身聽賣的還不錯,CD機賣的也還行,雖然游戲機賣的差,但影響并不大。嗦尼還增加了廣告費用,希望他們的音樂產品能夠受到歡迎,像他們的產品在其他地區一樣。
而如今華夏涌現了許多新的便攜式音樂播放器,剛開始是復讀機,影響還不算太大,后來又出現了MP3,這個價格高,對嗦尼的影響暫時也不大。
可是華夏有太多的小企業生產隨身聽了,價格從開始的幾百塊,到現在的不足一百塊,嗦尼的成本都不止這些。
嗦尼很想跟大家普及一個概念,他們的質量更好,音質更好,聽起來更加的享受,而且超薄的還更加小巧,方便攜帶。
但是大家發現了一個問題,嗦尼的產品號稱質量好,實際上并不扛摔。國產的隨身聽,雖然看起來質量一般,可有時候殼子都碎了,一樣能用。
并且因為價格便宜,就算不小心摔的不能用了,可以再買一個新的,沒那么心疼。至于說音質方面,可以用耳機進行一些彌補,就算彌補不了的也無所謂,沒有噪音就行了。
CD機則被大部分華夏用戶放棄,買那個,不如買VCD,還能看MV。你說小巧,比得上MP3嗎?
嗦尼在國外時,品牌聲譽很高,但是在華夏內地,似乎并不太被認可。不知道為什么,許多人開始抵制島國產品,說什么支持國貨。
嗦尼花了很多廣告費也于事無補,似乎大家對于產品就不認可,廣告做的再好也沒用。
此時嗦尼開始后悔,當初決定大舉進入華夏市場的決定,是不是錯了?為什么明明他們的產品很好,偏偏大家還不買賬呢?
為什么他們這次沒有遇上什么強力的競爭對手,只是華夏那些小的企業,就把他們的隨身聽給擊敗了?
到底怎么做,才能在華夏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