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里申科,那邊是誰來了,怎么還請了什么大人物嗎?”有人問庫里申科。
“應該是章。他不太喜歡應酬,這次是給我面子才來的,還沒讓我介紹他,可還是被別人認出來了。”庫里申科也有些無奈,被喧賓奪主了,他也沒有一點生氣的意思。
“章?哪個章?”
“智多星集團的總裁,我的那個最好的合作伙伴。這次我們聯手做的PC,也得到了他不少的幫助。如果他想做,我根本沒機會做起來。”
這次做PC,庫里申科也沒有自己來,哪怕公司不缺資金,他還是拉了兩個人一起,分擔風險,同時也避免對方加入競爭。
當然,庫里申科要占大頭。
“庫里申科,那我們也過去打個招呼吧。或者你去陪別人聊兩句,我先過去打個招呼。”
庫里申科看著自己的合作伙伴就這么離開了,無奈的再去招呼其他朋友。哪怕這里面有些人是朋友的朋友,他也要去招呼一聲,這些都是未來的人脈,說不定在什么生意上,就能合作一把,大家一起賺錢。
許多大公司的高管自己出來創業,為什么會很快拉到一大筆投資,就是因為他們有人脈。他們可能從一個老板手里只拉來幾百萬,但是十幾個老板,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
資金規模越大,做成一些事情就越簡單,畢竟許多商業行為,都需要錢來作為基礎。就說投資金融,你有十萬塊,很有可能血本無歸,也有可能賺上一筆,但大賺的概率極其低。
你有一個億,那么到任何一家證券公司,都能是大客戶,可以得到更穩妥的投資推薦,絕大部分都能賺到錢,只是賺多賺少的區別。
你有一百億,那么賺錢就更容易了,甚至可以考慮做莊。有一百億資金,而不是股票的富豪,沒有誰會一下子虧光的,多數都能賺上很多。
就像前世老王的那句名言,先定個小目標,賺他一個億。
這在普通人看來不可思議,可是考慮到老王投資了上百億,這利潤率不到百分之一,可不就是個小目標么。
朋友們都想認識章楊,這在他看來也很正常,誰不想認識一個年輕的大富豪呢?
別看智多星集團現在市值才兩百多億美元,章楊所持有的股票也就值幾十億美元,算不上頂級富豪。
但章楊和其父親持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股票,這就超過百億美元了。并且智多星集團的股票還沒有完全的發揮潛力,畢竟旗下的許多子公司賺錢能力也非常強。
而智多星集團的利潤也連年增長,去年就接近二十億美元,今年如果不是投資了這么多,一定會更高。
許多市值千億美元的大企業,一年的凈利潤恐怕也未必有十個億美元。
而很多人還不知道的,章楊名下還有一些其他的投資,不是智多星集團旗下的,章楊的真正身家,應該會比許多人知道的更高。
看著大家都圍著章楊,庫里申科笑著搖搖頭,自己也歇會兒吧,陪這些朋友也挺累的。被喧賓奪主也無所謂,反正幾個主要的目標,他都聊過了。智多星集團多賺錢,他同樣也能多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