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廠商都關注智多星在華夏地區的銷售統計,但章楊看的不只是這些,還包括了一些東南亞地區的銷售統計。
在李澤巨的力薦下,智多星音樂手機出口了,不只是港澳臺地區,也包括了東南亞很多國家,給那些華裔或者懂中文的人使用,系統是繁體中文版的。
剛開始斷永平對此并不看好,連內地市場都還沒站穩腳跟呢,就考慮出口。尤其是出口之后,他們的競爭力會變得更弱,宣傳費用也少,別砸了口碑。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智多星音樂手機在那些市場竟然站住腳了,因為李澤巨將其送入了許多連鎖手機賣場的柜臺。
看著報表上的銷售曲線,章楊非常的滿意,智多星音樂手機的出口量,在五月份已經超過了十五萬臺,而且六月份再次增加了訂單。
這個數據不止章楊沒想到,斷永平也沒想到,因為他們根本沒給宣傳費用啊。
沒有宣傳費用,怎么賣出去這么多的?和黃的零售渠道,真的這么牛?
之前斷永平也跟張本雄溝通過,張本雄說他有把握一個月賣出去兩三萬臺,再多的話,就得需要一筆宣傳經費了。
你都沒宣傳過,消費者怎么可能知道,怎么會愿意購買?
如果你賣的很便宜,那還好說,買那些便宜東西的人,一般也都不挑品牌,可是智多星音樂手機的零售價并不便宜,在此時還算是高的。
賣的貴,還沒多少人知道,怎么可能賣得好?
但銷售統計出來之后,張本雄服氣了,在零售這方面,他確實不如和黃,他也去調查了一下,看看和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這一調查才知道,和黃就是找到了幾個最好的零售渠道,然后通過渠道進行推廣。他們配合那些零售渠道,在手機賣場做推廣活動的時候,主動贈送了一批手機作為獎品,被那些賣場的活動主持人不斷提及。
實際上總共也就贈送了不到一千臺,成本不過二百余萬,效果卻非常的好。
這筆費用,之前李澤巨沒說,他們也沒問。現在知道了,也表示全力支持。如果真要廣告推廣,至少要上億RMB的費用才行。
此時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連鎖的手機賣場已經有了一些規模,而在國內這邊,除了兩大通信巨頭和郵政,其他的連鎖賣場也很少,大部分都是一些個人的手機店。
這些個人的手機店,也是當年膽子大,開了BP機店賺到錢的人。
他們不但開手機店,順便還加盟了移動或者聯通的網點,能夠賺兩份錢。
個人手機店就要花至少三十萬,你總要準備一百臺左右的新手機吧?一臺平均兩千塊,那就要二十萬。還有店面租金,人工成本,加上一些其他的零配件什么的,一般人就算知道這個賺錢,也沒有足夠的本錢。
有三十萬,很多人寧愿開網吧。網吧多好啊,不用費心跟別人砍價,也不用考慮進貨,不擔心別人偷盜搶劫。
一個小時三塊錢,只要地段不是特別差,肯定是天天爆滿。再帶著買一些方便面、飲料、香煙、時卡什么的,輕松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