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爸媽念在孩子要出去工作,一大早就起來煮了點吃的。換作平時,早上是不吃的,中午和晚上各吃一頓。
可來到白石村,自己姑丈家,姑姑叫他們吃東西,有點忍不住,還是吃了。
“那就好!今天你們來得有點晚,以后早上我們是有早餐的。行,我們去跟其他人匯合,一會出發。”
很快,阿忠、金旺、阿樂等二十多個小伙子、女孩們集合。
“接下來兩三天的任務很簡單,就是砍竹子和少量樹木。”楊晨跟大家說道。
這個時代,鋼鐵還比較貴,想要用來搭建大棚的框架,有點不現實。所以,楊晨只好將主意打在竹山的那些竹子上。
他已經提前和村長他們打過招呼,出了點錢,畢竟現在的竹林和山林都屬于公家的,屬于全村的。
老村長他們原本沒想收錢,不就是砍些竹子和樹木嗎?
多大的事?
平時,他們要用到竹子,都是隨便上山砍的。
再加上,村里那么多年輕人跟著楊晨混飯吃,這點小事難道不能容忍?
然而,楊晨表示,自己砍的竹子會有點多,還是得公私分明一點比較好。
于是,村里收了五十塊錢。這五十元沒打算立即分給村民,先留在村委,以備以后要跟村民籌錢做點什么。
砍竹子容易,要把那么長的竹子扛出山,這才是最難的。
好在大家都是農村長大的,自小就習慣了干活,倒也沒有人喊累,反而苦中作樂地問楊晨,中午吃什么。
都是十多歲的青年,現在滿腦子都想著吃。
得知中午吃肉餡的餃子,一個個走路的腳步都快了幾分。
中午,苗子和小天累得肩膀都酸了。可當吃到一大碗的肉餡餃子,他們都感覺很幸福。這餃子,比他們過年吃的還要多肉。
下午,劉雪帶著女孩們破竹子,阿忠則是帶著男孩子繼續進山砍竹子和樹木。
樹木不要太大的。
現在還沒有人知道,楊晨砍那么多竹子干什么。
老村長卻帶著鎮長找上門來,為了那魚塘的事。一百多畝,不是小事呀!
鎮長來到白石村,當看到路邊的一片抽穗的麥田,停了下來。別看他是鎮長,但也是懂種植的。
看到那麥穗,大吃一驚。
“這片小麥,怎么那么早抽穗?而且,這麥穗,看起來要大豐收呀!怎么種的?”鎮長忽然非常多問題。
老村長告訴他:“這是新型的麥種。我們村的楊晨,大學生,鎮長您是知道的,魚塘就是他想要包下來。
他讀大學,就是專攻農業,搞改良農作物等。這種小麥,就是他和他的朋友搞出來的。
可惜,一開始我們都不過信任他。要是全村都種這種小麥,那就好了。
還有呀!他家沒有種高粱,而是種他改良過來的牛桿草,好像叫玉米,現在都有人那么高,真的長一個包出來,聽說里面包著就是糧食。
除了玉米,還有他改良的地薯,他叫番薯。”
鎮長聽得一愣一愣的。改良農作物?他們鎮還有這種高級人才?稀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