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囚村,距離“仁心堂”開業已是五日之后。
這五天,來“仁心堂”看病之人絡繹不絕。
剛開始,大部分人都是沖著王一針的名頭來的,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發現這里竟多了許多奇怪藥品,對疾病的治療效果非常好。
因此,在號牌用完后,病人非但沒減少,反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鄭潮和王一針的協議是,他提供藥品,但不參與經營。可這條協議從一開始就沒執行過,沒辦法,人太多了,單靠王一針和他的兩個徒弟,根本忙不完。
而鄭潮拿出來的現代藥比較古怪,王一針兩個徒弟根本不知用法,而王一針單給病人看病,就忙的夠嗆,根本沒空教他們,所以鄭潮不得不先頂上去。
看著黑透的天色,鄭潮示意正心關門打烊,自己跑到王一針面前。
“老王,這樣不行啊,第一天你接待了185人,第二天來了203人,第三天247,第四天289,今天排隊的甚至達到324人,再如此下去,咱四個非累死在這不可。”
王一針無奈道:“那能怎么辦,老夫也沒想會有這么多人來。”
這是他的真實想法,自己憑借太醫院院長的名氣開醫館,雖能吸引一批人過來,但有四五百人就頂天了,必定乾海縣就那么大,而且人口分散,大大限制了醫館的發展。
事情的轉折在鄭潮的那次當眾出手,用一管膏藥治好了秦剛的痔瘡,而后三天,光來看此病的就有三十多個。
接著大家發現鄭潮拿出的藥品中,除王應龍痔瘡膏外,還有其他類別。而這些藥品的效果竟一個比一個好,于是一傳十,十傳百,今天一些外縣人都開始慕名而來了。
鄭潮道:“要不,再招幾個人過來幫忙?”
王一針搖搖頭:“恐怕不行,醫館不是飯館,端菜送飯,洗碟刷碗,手腳健全之人都能做,可這醫術,不懂醫理藥理,怎么給人看病?”
鄭潮不樂意了:“我不也不懂醫理藥理嗎?還不是治好很多人,我決定了,再招幾個人,由我對他們進行簡單培訓,大病治不了,小病還是沒問題的。”
王一針呆住:“這怎么治?”
鄭潮道:“你看啊,這些藥中,止咳糖漿治咳嗽,酚氨咖敏治頭疼,感冒沖劑顧名思義,六味地黃丸也不用我說。
只要病人來了,咳嗽就拿止咳糖漿,頭疼再加半包酚氨咖敏,感冒……如此的話,是不是簡單多了?”
“可是,不同的人對藥量需求也不同啊,成年人和孩子不一樣,男人和女人也不一樣,稍微有點錯誤,很可能會出問題。”
“你為什么不想著把這些人區別對待?比如同樣的感冒配方,你按老人、成年男子、成年女子、青少年、幼童嬰兒等等分別制作藥方,并詳細注明。
這樣哪怕初學者,只要將病人和藥方對上號,就能看病抓藥了。”
王一針眼睛一亮,隨即抓住鄭潮的手:“鄭師果然一語驚醒夢中人,老夫行醫這么多年,怎么就沒想到這點?妙,妙啊!”
“那就是說沒問題了?”
“應該沒問題,給老夫幾天時間,定能整理出一套可行方案。”
弟子正心忽道:“師傅,如果按師公的意見,別說學習幾天之人,就連對醫術一竅不通者,也能用這種方法看病,還要我們大夫做什么?”
鄭潮看著王一針,他也想聽聽這位太醫院院長的想法。
王一針臉色一板,忽然一拍桌子:“跪下!”
正心臉色一白,忙按王一針說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