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少年一頓。遲疑一會兒,“嗚…嗚”,這是他學的狼叫聲。少年拿出自己的火石,表示自己可以用火、用煙熏把地鼠從洞里攆出來。
小狼輕嚎一聲。
少年的辦法確實好用。
接下來的幾天,干糧不斷消耗,他們互相配合也不時可以抓到地鼠飽餐一頓。而用煙熏的辦法,在地上就能看出地鼠洞有多大,碰到比較容易挖開的,少年再取出地鼠的貯糧。
少年很想狼可以帶著他去找一處水源,雖明知水量,還是故意當著小狼的面搖晃一下水袋……
無奈,他也只能面色很不自然地趴下、就著小狼的齒痕處吸血,以節省用水。
饑荒之年,野獸兇猛。每次他們碰到一些各種少年不能辨認的糞便,小狼就會謹慎地帶少年繞行……
聽到其他狼的嚎叫聲,小狼每次都會沖出去,然后低嚎一聲,緩緩回到少年身邊。少年明白,小狼也非常想回到自己的族群,不過少年不知道的是,小狼與他一樣,只有當他們自己足夠強大,才會被自己的族群接納。在年辰不好的時候,狼也只能團結起來,合力追捕比自己更強大的動物。也許追到美味,也許自己被當作一頓飽餐。
相比來說,人的私心則太重,有時無法同富貴,有時不能共患難。既不能像在叢林里一樣弱肉強食泯滅人性,又無法人人均等以至貪享樂逸。在人的世界里,饑腸之欲總是對的、可以被諒解;而出于富貴之家的施舍,又顯得過于輕松。
月黑風高的時候,他們嘗試著點一個火把出發。不過少年并沒有布條可以纏在火把上,風吹得火苗呼呼響、經常會飛出火星,他只能小心地看護火苗,枯朽、彎曲的樹枝并不好用,恐怕少年走得稍微快點就會把火苗帶滅。少年無法,只能拿著沒有火焰,燒出很長通紅的棍子磕磕拌拌地硬著頭皮往前走。偶爾揮出一個蹦出火星的圓環,好像既壯膽、又威風,百獸驚恐,怯怯避退。
又一日。
小狼警惕地帶著少年來到一處水源邊上。
少年發瘋似的撲上去,絲毫不管捧在手里的小片污泥……待少年喝足并灌滿水袋,小狼開始喝。開始的時候,它眼睛緊緊地盯著遠方,少年不解,環視一圈看到并無異樣。小狼這才專心的快速舔著水。此時,小狼謹慎又兇猛的習性徹底暴露出來。
雖然只有一個小水洼,少年也好想可以在這里定居。畢竟這里有水,他們也可以抓到獵物……
少年松散地躺到附近的草地上。
他想著,之前一個人,怕黑,他的那個小窩只能緊湊地,以使自己背靠著大樹,兩側稠密的樹枝也基本上是恰好包裹住自己。那時,每晚緊緊攥著一根長棍入睡……
而如果,他和小狼能夠在此……
小狼用嘴把他推醒,催促離開。
看到少年不樂意起身,狼變得兇戾起來。遲疑好長一會兒,少年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收拾行裝跟在小狼后面悻悻離開了。
待遠去再回頭時,水洼處出現一頭棕熊。
少年后怕了起來。
果然,世間所有珍稀的東西,都不可獨享。
這是人類很難體會到的道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人們都偏向于占有自己應得的那份。至于什么是應得的,人類社會的征伐、殺戮會告訴他們自己。有的人不斷更強,攫取更多;有的人生來孱弱,只能寄希望于別人的庇護、同情,可以也依舊不滿足,仍躍躍欲試。還美其名曰:存在感。
殊不知,這剛好對應了一個人的貪圖。
其實猛獸的世界也是如此,不過是它們的生命無人珍惜。飛蛾撲火,雁南飛,乃至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它們用生命奔波,人只做看客。
又走幾夜,遠處依稀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