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蕭山如此砍瓜切菜般的搞定了兩個小組組長的人選,孫三強忍不住微微的搖頭。
有些人,就是應該出現在合適的地方,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
蕭山,果然是拯救人類的救星。
蕭山的視線轉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上:“工建署的負責人來了沒有?”
李剛心里有點虛。
剛才蕭山一番狂風暴雨,吸收了兩個人進入了全民總動員指揮部,卻擼掉了四個人的烏紗帽。
不過,他又有點自信。
他是科班出身,在基層摸爬滾打了一二十年才坐上了如今的位子。
他一向以全國工程建設首席專家著稱。
因為他不僅學術知識過硬,在實踐上也過硬。
一般的專家分為兩種。
一種是建制派,都是抱著厚厚的書本啃下來成為了專家。
一種是土專家,都是從工地摸打滾爬,在實踐中摸索經驗成為了專家。
而他哪一派都不屬于。
也都屬于。
他又有豐厚的理論知識和文憑,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所以,他自封自己為工建署真正的頭號專家。
他曾經吹噓過,要是國家少了他,在建設方面最少要倒退四五年。
這就是他的底氣。
“在。”李剛站了起來。
蕭山手一揮,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工程圖。
這是一個巨型的防御堡壘,一個三十公里長的環形建筑。
與其說是建筑,不如說是一個防御工事。
一個現代化的鋼鐵城墻。
“這是我們要建造的防御堡壘,高二十五米,寬十米,內部采用鋼結構,中間是鋼筋混凝土的填充塊,一個這樣的防御堡壘,大約有三十公里長。”蕭山介紹道。
“這不就是繞著三環線建一個長城嗎?”李剛是個專業人士,一眼就看出來端倪。
“沒錯,我們要在全國建造100個這樣的大型環形堡壘,1000個長度為10公里的小型環形堡壘。在各個堡壘之間要建造高速運輸線路。保證各個環形堡壘之間的物資快速供應。”
蕭山又點開下一張圖片,這是一張全國地圖,在地圖上,各個環形堡壘之間又有綿延整個地圖的城墻:“全國各個地方,都要以環形堡壘為基礎,用城墻隔斷起來。你算一下,需要多長時間完工。”
李剛楞了一下,看來,確實有大危機啊。
這種環形堡壘意味著人類將會面臨巨大的危機。
“這種城墻有什么用,任何一個飛機大炮都能輕易的翻越,空降兵更是輕易的就能突破防線。”雖然不是軍人,但是李剛還是對這些東西有些了解。
“這個你暫時不用考慮,只需要針對我的命題給出答案就行。”蕭山語氣嚴厲的說道。
李剛迅速的在腦海里計算了一下說道:“100個大型環形堡壘,每個30公里長度,這就是3000公里。1000個小型環形堡壘就是10000公里,加起來就是13000公里。而且我預計的不錯的話,這些堡壘有很多需要開山劈水,難度不小。再加上幾乎涵蓋全國的隔斷城墻,這也是10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