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后,瑪利亞單獨找到劉暢。
“你確定了嗎?”劉暢嚴肅的問瑪利亞:“你要知道,這是一條有榮耀更有困苦艱難的路。雖然你是唯一的志愿者,你依然有放棄的權力。我們有從世俗挑選志愿者的選項,你不必背負心里壓力。”
“我意已決”瑪利亞態度堅決,目光堅毅,語氣決絕。
“好。你不必與任何人告別,可自行離開。一年后,計劃啟動。”看著瑪利亞離去的背影,劉暢心里即酸楚又敬佩:以己為舟,接引圣嬰。
為什么不讓瑪利亞與眾人告別,這是劉暢唯一能為瑪利亞留的后路,也就是給她一年的后悔時間。
年輕的猶太姑娘瑪利亞(Mary)正站在拿撒勒家中的洞穴里。一年前她由東方的喜馬拉雅山,來到這里,恢復她以前的身份,牧羊女。
她的父母早已離開人世,這個洞穴是當時父母在世的時候的居所,買了四十頭羊,以牧羊為生,也算是繼承父業。
有個小伙子經常來看望她,他的名字叫亞瑟,是個木匠。當時在修復羊圈的時候,瑪利亞找的他,小伙子,高大帥氣,性格開朗陽光,有很不錯的木匠手藝,在當地還挺有名氣。
為了給救世主尋找一個有利的降臨平臺,劉暢分別與幾位使者交流意見,但只有與瑪利亞的交談令他眼睛一亮,瑪利亞談到了她的出生地,談到了她們的信仰,談到了猶太教。
“我們信仰雅威”瑪利亞當時對劉暢是這么說的:“我們奉他為造物主,唯一神,宇宙的創造者。”
“我們所信奉的神是創造并主宰世界、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形無象的精神體。但并不否定其他精神體如天使、魔鬼等的存在;只是認為,其他精神體并非“創造者”,而是“被造者”,故不能稱之為“神”,而且也不是崇拜的對象。”
“親愛的瑪利亞,你怎么又在發呆?你的羊群都走散了”一個甜蜜的聲音從遠處傳來,亞瑟回來了。
瑪利亞雀躍跳起來,跑到亞瑟的身邊,接過他身上的木匠工具:“你來了?我馬上準備晚飯。”
亞瑟和瑪利亞已經在三個月前訂立婚約,瑪利亞現在是他的未婚妻。
瑪利亞現在的無奈,是必須有個男人,還得是一個無污點的男人,為什么選亞瑟,因為亞瑟的祖上是大衛。
她還得時時扮演青春少女,還要老黃瓜刷綠漆--裝嫩,還要裝天真爛漫,即使她的真實歲數一百歲了。
倒不是什么心懷愧疚,對不起這個男人,一個木匠而已。這個時代,什么最不值錢?人!沒有地位的人,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是賤民!
瑪利亞的無奈是必須時時刻刻高度警惕,亞瑟來了,刷一遍,鄰居來了,刷一遍,就是陌生人來了,也得刷。刷給外人看,刷給亞瑟看,刷給所有人看,刷來刷去,只是為了他兒子,未來的救世主在所有人的眼里有個完美的娘!
用十二分的熱情草草的完成一頓潦草的晚飯后,便將亞瑟用不舍的眼神送走了。
猶太教雖然沒有嚴格不準婚前同居,卻將女人分為兩類:女神和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