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如果把報紙的內容加載到云網上,通過云網新聞,上述障礙就迎刃而解,無論身在何處,只要可以鏈接云網,就能訂閱當天發行的報紙,了解新聞動向。
超越現實中的空間障礙,使全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人們都能及時了解彼此身邊發生的最新消息,或許這就是云網新聞版面的最大價值。
喬安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腦子固然機靈,歸根結底不過是小聰明,云網的運營商和決策層,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推出的每一項服務,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切實改變這個世界。
鏈接云網的剎那,喬安仿佛能夠聽見時代車輪從自己耳畔狂飆而過的回響。
進入云網新聞版面,喬安按照奧黛麗的指點,從歷史存檔中搜索半個多月前發行的《祖國日報》,果然找到了霍爾頓所說的那篇文章。
1623年10月初,遠東國慶節期間,羅蘭王子出席了寇拉斯堡大學舉辦的一場政治經濟研討會,在會上發表演說,針對帝國改革毫不諱言地提出批評,這篇演說的實錄就刊載在云網新聞頁面的頭版頭條。
羅蘭王子認為,弗蘭克太子作為帝國社會與經濟改革的掌舵人,至少犯了兩個嚴重的錯誤:其一是太過激進,急于求成;其二是忽視了政策的執行與落實環節,可謂“所托非人”。
“就拿地租稅來說,改革了稅法卻沒有改變征稅方法,還是實行包稅制,包稅商借此機會上下其手,敲詐勒索大發橫財,無數中產家庭卻因此破產。”
“弗蘭克還建立土地銀行,迫使國內中小地主賣出土地,改建為國有農場,同時廢除農奴制——僅限于帝國本土,不包括海外殖民地,要求農奴贖買自由。如果沒錢贖身,就由國家出錢——實際上是印鈔票——代為贖身,迫使農民在指定的農場工作,按月償還贖身貸款。”
“這些舉措看起來是集中土地資源發展規模農業,同時還為解放的農奴提供了一份工作,然而建立農場容易,妥善經營農場卻很難,弗蘭克只管建設不管經營,這些所謂的國有農場最終都落入由舊式‘管家’、‘幫閑’、土豪劣紳乃至地痞流氓轉型的‘農場經理人’手中,這伙人挖空心思鉆營,不惜重金賄賂主管農業改革的各級官僚,攫取了代理政府經營農場的特權,轉身就以一副兇殘面孔對待農場工人,沿用傳統‘皮鞭’加‘棍棒’的方式,脅迫那些剛從地主莊園里被解放出來的農奴下田勞作。”
“為改革所苦的不止農奴,還有他們從前的主人。國有農場如同巨大的海綿,瘋狂吸取原本支撐農業生產的主力大軍——農奴,這就導致私營農場主雇傭幫工要付出更高的工資,再加上國有農場不需要繳納地租稅,與私營農場相比先天具有競爭優勢,進一步壓縮了中小土地所有者的生存空間。”
“隨著農奴被解放,土地自由市場的形成,原本那些只擁有少量農奴、自己也得下地勞動的中小地主也迎來末日。政府以很少的一點錢,還是價值可疑的紙幣,強行從地主手中贖買農奴,留給他們的是一個兩難困境:對于自家勞動人口而言,他們擁有的土地太大,無法自行耕種;若要把田地租給別人耕種,這塊地又顯得太小,繳納地租稅過后剩下的純收入無法維持家庭生活……這些在改革大潮中苦苦掙扎的家庭,最終不得不出賣自己賴以為生的土地,進城謀生,或者背井離鄉地出國討生活。”
……
看到此處,喬安內心深受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