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跟隨少年牧師登上樓梯,走進村公所二樓一間屋里,迎面看見一張大桌,桌上擺放著兩臺四四方方的鐵柜子,離得老遠就能感覺到魔力波動,顯然都是附魔裝置。
在這間房屋里,還堆放著大捆大捆的白紙,從尺寸來看,像是印刷報紙專用的新聞紙。
讓喬安深感意外的是在這個酷似“印刷車間”的屋子里,聞不到一絲油墨的氣味。
現在他暗自納悶的時候,彼得走到書桌跟前,指著桌上的那兩臺魔導裝置,一臉自豪的向喬安介紹道:
“法師先生請看,這臺機器就是‘魔導照排印刷機’,旁邊尺寸稍小的這臺機器則是‘魔導傳真機’,都是我國寇拉斯堡魔導器工廠設計制造的新產品,新大陸有這樣的機器嗎?”
喬安坦率地搖了搖頭,至少他沒有聽說過類似的機器。
其實相比這兩臺魔導儀器,更讓喬安感到吃驚地是彼得無意間提起的“魔導器工廠”。
喬安對新大陸的魔導器設計和制造行業很了解,他認知中的附魔行業,工藝水平可能因人而異,但是生產模式無非都是以設計師本人為核心的小作坊。
有像他這樣單干的,也有一位師傅帶幾個徒弟的,還有兩三個設計師組成合伙工坊的,從未聽說這門手藝居然還能搞成“工廠”,雇傭大量工人,按照統一的規格批量生產。
可是仔細想想,既然扣針和鐵釘都可以在工廠中生產,魔導器又有什么不行的呢?
只不過這門手藝太復雜,門檻太高,從前人們要么沒有能力組建魔導器工廠,要么出于個人利益著想,不情愿將魔導器推向工業化大生產,直到遠東人打破常規,從生產模式上徹底顛覆了這個行業的傳統。
喬安不知道這種顛覆性創舉會給附魔行業帶來怎樣的沖擊,他本人作為一個從業者,會因此受益還是受損,但在內心深處,他為這種新趨勢感到興奮,并且隱隱有種預感--這種模式很快就會推廣開來,假以時日,魔導器會變得像廚具和文具那樣成為普通家庭的日常用品,整個世界也將因此而改變。
稍微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喬安收回雜念,向少年牧師打聽:“彼得先生,能否向我介紹一下,這兩臺魔導裝置都有什么功能?”
“好啊,其實這都是我們的王子殿下為了方便出版和發行報刊,特地委托‘燈塔山奧法協會’的**師們設計的機器。”
彼得指向“魔導傳真機”,介紹道:“這臺機器的作用是收發文件和圖表。設在我國首都寇拉斯堡的報社總部,每天都會把最新一期報紙的校樣通過這臺機器發送到全國各個城鎮鄉村的分銷站點,比如我們谷地村,就是400個站點之一,所有這些站點共同組成遍布全國的報刊發行網絡。”
“通過‘魔導傳真機’,我們接收到首都報社總部發送過來的樣刊,接下來的工作流程就是根據本地的報刊訂戶人數,準備好紙張,對樣刊進行復印,然后把復印好的報紙遞送到每一位訂戶手中。”
“法師先生,你現在看到的這臺魔導器,就是專門用于復印報刊的裝置,當然,我們日常辦公的時候,也經常用它來復印一些公文什么的,這可比用手抄方便得多,不僅更省力,印刷字體也比手寫體更清晰整潔。”
彼得拍了拍“魔導照排印刷機”的鐵皮外殼,唇角浮現一抹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