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機器雖然很好用,可它畢竟是今年6月才剛剛生產出來的實驗型號,工藝還不夠成熟,再加上我們總是用它來復印各種書籍和文件,頻繁使用難免出故障,比如現在,這家伙就罷工了。”
說著,彼得拉開辦公桌抽屜,拿出扳手和螺絲起子,熟練地拆開機器外殼,設法排除機器故障。
喬安旁觀彼得修理這臺結構復雜的魔導器,心情久久無法平靜。
聽了彼得的介紹,之前使他感到困惑的那個疑問終于解開。
遠東人為何能夠建立起一個覆蓋全國各地的報刊出版發行網絡,使首都發行的報紙,當天就能送到遠在千里之外的訂戶手中?
此刻擺在桌上的那兩臺魔導器就是答案。
設計出這兩臺魔導器,其實并不難,真正令喬安欽佩的是同樣的儀器在工廠中制造出了至少400臺,配發到全國各地的報刊分銷網點,從而構成一個及時高效的信息傳播網絡,使某地發生的一起新聞,當天之內就能傳遍全國。
這個信息傳播網絡建立起來,和平時期可以用來發行新聞刊物和各類書籍,對于提高國民的識字率乃至文化素質大有裨益。
一旦局勢有變,發生動亂或者外敵入侵,借助這個信息傳播網絡,遠東政府就能以極高的效率將國家的政令法規迅速傳達給邊遠鄉鎮的每一個居民,形成統一的國家和民族意識,使全**民總動員成為一種可能的選項。
喬安越是深入琢磨,就越是不寒而栗。
相比遠東已經投入使用的這套先進且高效的信息傳播網絡,新大陸的新聞出版行業,簡直還停留在原始時代。無論萊頓港還是米德嘉德城,報紙刊物的發行范圍僅限于城市內部以及周邊的衛星鎮,邊遠鄉村無法及時了解城里最近發生了什么新鮮事,形同相互隔離的兩個世界。
“唉!這下麻煩大了!”
彼得拍頭嘆氣,打斷了喬安的思緒。
“彼得先生,機器損壞的很嚴重嗎?”
“恐怕是的,‘留影鏡面模組’有一條裂縫,然而就是這條小小的裂縫,導致整臺機器都無法正常工作。”彼得愁眉苦臉地回答。
喬安好奇地湊過來看了一眼,一組鏡面裝置上果然浮現小小的裂痕,如果不仔細看,幾乎覺察不出來。
“彼得先生,這看起來不是什么大問題,只要用法術修復一下,機器就能恢復正常工作。”喬安對少年牧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