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兒的疑問,使喬安記起自己當初撰寫第一篇論文的時候,也曾有過與她相似的天真想法。
然而那篇論文后來的遭遇,給了他不小的打擊,往后寫論文的時候就不敢在文體方面放飛自我,時刻警告自己要遵循規范的格式,不要使用什么華麗的辭藻或者文學手法,行文力求嚴謹,用詞力求精確,至于文章因此變得枯燥……大家都是這么寫論文,憑什么就你特殊?
時隔一年,從朵兒口中聽到這些似曾相識的質疑,喬安心里也說不清是什么滋味。
似乎覺察到他心情不佳,朵兒柔聲安慰:“維達先生,其實您沒必要在意我這種外行人的意見,應該把論文拿給主人看,專業人士的看法,對您而言更具參考價值。”
喬安聽了她這話,點頭不是,搖頭也不妥當,最后只能含糊著回答:“謝謝你的意見,我會認真考慮。”
回到書桌跟前,喬安把論文手稿檢查了一遍,心里還是沒底,索性接受朵兒的勸說,施法把論文發給莫里亞蒂導師,請他抽空看一看。
兩個小時過后,喬安收到導師的回信。
莫里亞蒂教授對他這篇新作給予出乎意料的好評,至于喬安擔心的文體風格,教授先生認為毫無問題。
“當你還是一個新人的時候,我的學生,在學術論文中使用文學化的手法是不合規矩的,編輯和審稿人可能據此認為你年輕氣盛,心態浮躁,不適合搞嚴謹的學術研究。”
“然而當你不再是學術圈的菜鳥,已經成為頗有名望的學者,業內公認的天才新星,那么文學化的寫作手法就不再是缺點,反而會成為你獨樹一幟的論文寫作風格,變成一個加分項。”
導師的回信,使喬安在放心之余,也意識到一個不那么令人愉快的現實。
行業中,乃至社會上,很多所謂的“規矩”,只不過是用來區分不同地位的臺階,一旦你爬上那級臺階,就不用在意腳下的“規矩”了。
拋開心頭雜念,喬安拿起導師幫他修改過的論文稿,塞進大信封,寄給《奧法通訊》編輯部。
了卻了這樁心事,喬安又回到實驗室,翻開筆記本,查看最近一段時間隨手記錄下來的奇思妙想,從中選出最有趣的那個點子,決定立刻嘗試一下。
“朵兒,我要進行一組新的實驗,可不可以幫下忙,當我的助手?”
“沒問題,維達先生,需要我做什么,您盡管吩咐。”
“去找一些木材來,我要做一組實驗用的標靶。”
“好的,請稍等,我馬上就給您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