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尼迪克特·拉瓦爾公開承認自己的確是在戰爭中借用了惡魔的力量,無論他有什么苦衷,都等于親手摧毀自己的公眾形象和社會聲譽,米德加德殖民地政府和軍方也會受到他的牽連,陷入丑聞的漩渦。
威廉·尼克爾斯總督看過《約頓海姆新聞報》的那篇報道過后,急得坐立不安,連忙授意本地報社登報辟謠,否認關于拉瓦爾男爵的一切惡毒誹謗。
然而他也清楚僅僅是登報辟謠沒多大用處,戰場上敵我雙方數千人可都親眼目睹了拉瓦爾男爵召喚惡魔,早在《約頓海姆新聞報》公開披露之前,關于此事的小道消息就已經傳得滿城風雨,目擊證人實在太多了,根本堵不住人家的嘴!
在這樣的被動局面下,尼克爾斯總督只能致信還在前線的拉瓦爾男爵,請他親自出面“辟謠”,以正視聽。
拉瓦爾男爵是米德加德殖民地的戰爭英雄,萬千熱血青年的偶像,他的聲譽和影響力,可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公信力。
只要他親口否認斐真人的指控,斥之為造謠污蔑的下流手段,試圖用口舌替代刀槍,為戰場上的失敗挽回顏面,那么不管事實是怎樣的,所有未曾親臨現場的米德加德人,都會相信他們敬愛的司令官閣下的確是遭到敵人的抹黑,同仇敵愾捍衛拉瓦爾男爵的聲譽。
尼克爾斯總督設想的很好,可他怎么也沒想到,拉瓦爾男爵竟然拒絕親自辟謠,對勾結惡魔一事保持沉默。
拉瓦爾男爵還在給總督閣下的回信中表示:
“關于在戰場上召喚鐵騎魔一事,當時的確是迫不得已,然而我不想為此做出解釋,更不屑向人訴苦。”
“我可以選擇不說話,但是不能說違心話,請閣下原諒我的沉默。”
尼克爾斯總督差點被拉瓦爾男爵這封回信氣炸!
在盛怒之下又寫了一封信,批評他太幼稚,做事只憑個人喜好,意氣用事,完全不顧大局。
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尼克爾斯總督稍微消了些氣,又換上苦口婆心的口吻,勸拉瓦爾成熟一點。
“一個男人在政治意義上成熟的標志就是學會正確的看待謊言,恰當的使用謊言,為了大局而不惜犧牲自己的道德潔癖,本,我希望你能邁過這道坎,盡管這對你來說并不容易。”
尼克爾斯總督滿懷希望的寄出第二封信,卻遲遲未能收到拉瓦爾男爵的回復。
不回信本身就是一種表態,尼克爾斯總督不得不對這個頑固的男人徹底死心。
斐真人的指控可以登報“辟謠”,城里的風言風語可以裝聾作啞,但是有一件事尼克爾斯總督必須嚴肅對待——呈交帝國當局的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