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運博接過紙巾擦鼻涕眼淚,道,“今天我丟死人,在全班面前哭了一場,還被罵懦弱,不負責任。后悔死了,我早就應該果決一些。唉…為什么事情到了我身上總會演變成這樣?不知道觸了什么霉頭。”
一件小事如此演變,分明是雙方先后不同程度失去理智的結果。可在兩個沒有理智的人眼里,自己失去理智一定是對方先失去理智的鍋。高運博與王溪林走進張莉辦公室,沈冬暉也恰好趕到。二人見面誰看誰都不順眼,可老師在場,誰都不好再隨便發一言。
對于這場糾紛,班主任張莉最在意的是,整件事中有一本數學科目的練習冊被撕了,所以著重對這個點追根溯源。問高運博你為什么撕了練習冊,高運博說,“是沈冬暉自己用自己的練習冊丟我們,我當時沖動才給扯掉。”
沈冬暉則說,“是高運博先用練習冊扔我,我才想砸他的。”高運博說,“你先逼我幫你寫數學作業。”沈冬暉立刻說,“你把班里流動紅旗整沒了。”……
聽到這兒張莉喊停。既然事實如此,說明對數學練習冊的態度都不端正。再來是,責任量化顯然不能歸咎給一方。用那套“如果不,就不會”和“如果是,就一定”的理論分析其動機和結果,兩個人整套行為中包含太多任性妄為,實則大可不必。人家無意犯錯了就一定要以此為把柄各種要挾嗎。人家逼你寫作業就一定要拿本子拽他嗎。狗咬狗一嘴毛,都不值得原諒。高運博一看張莉表情便知道自己脫不了責難,而且不會比沈冬暉輕幾分。
最后張莉命二人各寫一份一千字的檢查,并且高運博要賠給沈冬暉一本新的練習冊,沈冬暉需要在周五前把曾經寫過的部分補齊。宣布完處理結果,她告訴二人,運動會的事她一早就知道,但沒打算追究,所以回去之后別因為這個事再鬧。話說到這份上,高運博雖心不甘情不愿,但也只能照做。誰知道張莉是真不追究還是單純為了調停矛盾。
二人走出辦公室,見王溪林與張巖站在門口靜候。沈冬暉就對高運博說,“練習冊我可以自己買。”
高運博沒答話。沈冬暉便轉身往教室方向走,另外三人跟在后面。途中高運博小聲問張巖,“你怎么跟來了?”張巖道,“我剛才陪著沈冬暉來的。你剛才把他的練習冊扯了扔出窗外,沈冬暉當時就要沖出去,被我和陳偌宇攔下了,不然你會挨揍,愣頭青。至于現在,我來陪愣頭青回班。”
“太夠意思了,感謝。”
“不好意思,我胃難受,你們先回去,我去衛生間。”王溪林突然拍了拍高運博肩膀說,然后掉頭往反方向跑。張巖笑說,“你看,他逃走了,不想和你同流合污。”
(本章完)